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中公共话语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2 04:32
【摘要】:公共话语空间是当代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它虽源于西方社会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理论,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其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信息网络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国民意识普遍高涨,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公共话语空间的力量日益凸显。它在保证国家与社会间距的同时又沟通了二者,以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的形式制衡国家权力并为之提供合法化基础。公共话语空间本身蕴含了巨大的民主潜能,它的繁荣和有序发展也反映了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研究现实社会中公共话语空间建构面临的问题,为其提供合理可行的建构路径,既为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拓展了新的理论空间,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程的理论和实践开辟了新的视野,有利于最终实现以民主和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主要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本文旨在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公共话语空间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公共话语空间的相关问题,包括公共话语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界定、特征概述、理论基础、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四个方面。以唯物观解读“公共领域”的实质,结合时代性,提出中国特色的公共话语空间概念和特征;从康德对“公共性”的关注、阿伦特对“公共空间”的政治解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到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公共话语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来探寻社会主义公共话语空间的理论渊源和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归纳我国公共话语空间的四个发展阶段;利用权威数据和图表资料突出我国目前互联网络空间和手机短信平台交流空间的发展态势。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程中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价值意义。包括公共话语空间研究对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谐社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功能透析,指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关键在于建构合理的公共话语空间。 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我国公共话语空间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宏观环境与微观个体,公民、媒体与政府角色等方面展开分析,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话语空间建构主要存在社会历史条件不契合、公民社会不完善、政府支持不到位、理论研究不充足等问题。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立足于当代我国社会国情和民主与法制发展的需要,从总体思路、原则到具体路径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多角度分析。从培育理性公民文化,提升公民权责观;加强媒体独立性,优化空间载体机制;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加快立法保障,切实保护公民话语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相关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了我国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路径选择问题。 第六部分为总结,回顾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公共话语空间建构问题的论述过于零散与简单,所以,从理论价值来说,本文提出了中国特色公共话语空间系统研究的理论范式,是对公共话语空间理论的一个补充。然而,关于公共话语空间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公共话语空间在实际建构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0.0
本文编号:237391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0.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龙霞;师生公共话语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73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7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