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解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18-12-12 20:31
【摘要】:在主客二分的认识图式下,法律解释的目标是追求具有客观实存性的立法者意图或者文本意图,然而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难以摆脱其在认识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历史性与非历史性的悖论。对法律解释的认识论目标进行哲学检讨,可以得知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犯了真理符合论的谬误,因在本体论意义上对真理错误的预设导致了认识论目标的谬误。所以,必须对法律解释的目标重新检讨,将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区分开来,而法律解释的有效性是通过融贯性和共识性共同保障的。
[Abstract]:The aim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to pursue the intention of legislator or text with objective reality, but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epistemology in the methodological sens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Historical and non-historical paradox. Through a philosophical review of the epistemological goal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methodological sense commits the fallacy of the theory of truth conformity, because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wrong truth in the ontological sense leads to the fallacy of the objective of epistemology.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must be re-examined to distinguish the objectivity and validit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guaranteed by integration and consensu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南开大学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文科青年项目(NKQ09031)
【分类号】:D90-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旭;;法的规则有效性理论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正言;;何谓“不抵触”——地方立法“不抵触”原则的廓清[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闫海;;地方财政自主的宪政逻辑——辅助原则的分析进路[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6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8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10 何晓榕;陈泉生;;从“生态人”视角探悉环境权理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玲;;德沃金建构性法律解释学中的“效果历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包金玉;;我国宪法司法化探讨[J];前沿;2011年15期

3 谢国敏;;论电视节目模板的作品属性[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姜霁青;;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须澄明的逻辑[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顾乾坤;;法律解释方法批判:客观还是主观[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姜保忠;;德沃金“唯一正解”理论及其对司法过程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方园;;公法体系下的“术”——对韩非“术”的重新认识[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宋小海;;程序自然法视域中法律解释的任务[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张泽军;唐琳;;刑事审判活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辩证关系[J];人民司法;2010年21期

10 许庄斯;;白纸黑字才是法律么?——读N.E.西蒙兹《法理学的核心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苏;;唯物辩证法视野下的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关系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李金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审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王中江;;“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陈雪琴;;大学生心理中介客观性现状及特点评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曹克刚;李焕芹;;试论中医“证候”的客观性[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延;;客观性问题:对实在论的批评与辨正[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曹克刚;李焕芹;;试论中医“证候”的客观性[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铃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存在的客观性、特点及几点认识[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裘涵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技术标准与客观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漆志云;客观性交易[N];期货日报;2003年

3 南开大学教授 逄锦聚;中国道路的客观性[N];人民日报;2011年

4 周长山;公务员选拔需增加考核的客观性[N];华夏时报;2005年

5 王哲晗;客观性·趋势·平均线[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6 覃里雯;客观性新闻正在终结?[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记者 孙覆海 通讯员 王白;山东:水质公报客观性受质疑[N];工人日报;2005年

8 [俄] И.С.伊格纳季耶夫 编译 于小琴;俄罗斯影子经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9 本期执笔 宋时飞;承认产业转移的客观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王哲晗;客观性·趋势·平均线[N];期货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观察客观性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裘涵;科学技术论视野中的技术标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5 姜福东;返回方法论的法律解释学[D];山东大学;2009年

6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8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玉德;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辩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s,

本文编号:2375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75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