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指导性案例社会推荐模式初论——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25 10:27
【摘要】:指导性案例社会推荐模式展示出最高法院的"民主化"姿态。由于指导性案例具有公共政策形成功能,契合了最高法院作为政治机构的需要,因此这一"民主化"动向应予以肯定,同时,指导性案例作为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的专业性司法机制,其社会推荐模式也不应在"民主化"上践行过远。就当下而言,社会推荐模式呈现出几乎被虚置的困境,这主要是受社会认知度、裁判文书公共度、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和数量、推荐的层级性、决策程序的回应机制以及技术性保障机制等因素制约。此外,从比较法视角来看,案例指导制度常态运行后,社会推荐模式的功能发挥也可能会因社会主体的不同心理期待及能力产生畸变。为促进指导性案例社会推荐模式的有效运作,需要制度规范展开进一步的调整完善。
[Abstract]:The social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instructive cases shows the "democratization" posture of the Supreme Court. Since the guiding case has the function of forming public policy, i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Supreme Court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so this trend of "democratization" should be affirmed. At the same time, the guiding case should be used as a summary of the trial experience. The model of social recommendation should not be carried out too far in democratization. For the moment, the social recommendation model presents a dilemma that is almost virtual.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degree of social recognition, the public degree of adjudicative documents, the effectiveness and number of guiding cases, and the hierarchy of recommendations.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 and the technical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so on factor restriction.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the function of social recommendation model may be distorted by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and ability of the social subject afte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guiding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adjust and perfect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基金】: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分类号】:D9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树洁;;诉权的现代转型与民事上诉权之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鲁篱;;论最高法院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张临伟;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3 牛振宇;比较与借鉴:刑事第三审程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6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7 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学;2008年

8 张金来;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受理决定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侯杰;刑法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李缨;建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刍议[D];四川大学;2005年

4 解辉;死刑复核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冯丹;法制、人权、宪政[D];苏州大学;2006年

6 陈洪杰;扩散利益的保护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D];厦门大学;2006年

7 陈璐琼;判决书公布少数意见的哈姆雷特难题[D];北京大学;2007年

8 胡伟;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周国梁;论我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7年

10 孟昭鹏;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道鸾;中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2 傅蔚蔚;张旭良;;试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之建构[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3 陈灿平;;案例指导制度中操作性难点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4 汪世荣;;补强效力与补充规则:中国案例制度的目标定位[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6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7 张_";陈飞霞;;西方判例制度东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析——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的框架和对司法实践指导的方法[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肖唐镖;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姜昕,王景斌;公法法治:从尊重私权开始[J];行政与法;2005年05期

10 何勤华;清代法律渊源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铁骊;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双英;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可行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郑宾楠;判例在中国的法源地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姜超;案例指导制度与判例法制度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郑杰;案例指导制度的运作基础[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1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91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