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

发布时间:2019-02-26 19:47
【摘要】:法律文化是一种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意义重大,即法律文化对人具有重要价值。受古代"和为贵"的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法律文化历来奉行息事宁人的无讼价值取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应当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把公平正义作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Abstract]:Legal culture is a kind of social ideology determined by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uman being as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practice, that is, the legal culture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human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ancient legal culture thought of "harmony for the precious", China's legal culture always pursues the non-litigation value orientation of calming people, which to a great extent hinders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leg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legalization in China, we should absorb and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legislative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regard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eg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原意主义法律解释方法研究》(11BF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学栋;;和谐社会与法的价值追求[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朱敏;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聂火云;传统伦理与现代法制的冲突和协调[J];求实;2005年09期

4 刘玉平;;论构建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J];行政与法;2006年03期

5 韩冰;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构建(下)——从中国法律文化的现状谈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构建[J];前沿;2005年03期

6 董爱玲;;法律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夏新华;;德国法律文化的特性[J];德国研究;2005年04期

8 王晓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健全民主法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盛美军;;法律文化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J];求是学刊;2007年02期

10 魏淑君;;“同一性”下的“多样性”:和谐社会法律文化的构思[J];理论前沿;200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范群;;董必武法治思想与践行公平正义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王红珊;;法以和谐社会为价值实现[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陶晓林;;董必武法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邢国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法律信仰[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刘效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化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9 杨叶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本质的契约论[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顺革;;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学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郸城县人民法院院长 温新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N];周口日报;2007年

2 曹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初探[N];光明日报;2005年

3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董繁;漫谈“黑旋风坐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李钊;关注法律文化互动 推进基本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郝铁川;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中)[N];检察日报;2003年

6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刘冬;中国法治化与法律文化启蒙[N];法制日报;2003年

7 贾国发邋闫弘宇;政府行为与法律文化社会化[N];吉林日报;2008年

8 郝铁川;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上)[N];检察日报;2003年

9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夏新华;非洲法律文化的整体性与多样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夏新华;非洲法律文化研究动态[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宏选;法律文化视野下的宗教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家宝;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英租威海卫法律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2 范文涛;论中国法律文化主体的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小丹;韩非的重刑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5 徐馨;权利文化与清末修律[D];湘潭大学;2006年

6 江成斌;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重庆大学;2009年

7 刘顶夫;从信访看中国法律文化[D];湘潭大学;2005年

8 庞占宇;论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特质[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尹长松;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观[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3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