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传统礼治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3-20 11:23
【摘要】: 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建设现代法治国家随之成为当下政治社会的主流话语。而传统中国是一个“礼治”的社会,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礼治传统。传统的“礼治”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着怎样的影响,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礼治”文化浓厚的国度里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秩序,不仅是政治阶层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界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然而,伴随着持续一个多世纪对中国传统“礼治”的批判,源于西方,被作为先进治国方略和理念引进的现代法治,在中国的确立却是异常艰难,法治之路困难重重。原因何在?本文认为,不是我们对传统“礼治”的批判不够彻底,恰恰应该反思这种歇斯底里式的、价值预设前提下的批判。在认清传统“礼治”、法治、现代法治科学内涵及传统“礼治”对现代法治影响的基础上,重新考量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面对传统“礼治”,是必要的。 本文从阐释“礼治”与法治的科学内涵入手,梳理“礼治”和法治的对立统一。指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治”和法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中国数千年的阶级社会历史上,“礼治”和法治两种思想在交替对立的同时,又一直呈现着相互融合、相互吸纳的趋势。伴随着西方法治文明的剧烈冲击,在当今社会,作为一治国方略和社会控制模式的“礼治”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礼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现代法治建设必须面对这种影响。应该认识到,对于现代法治建设,传统“礼治”有消解和阻碍作用的同时,也有有益的启示。传统“礼治”和现代法治有着相同的基点,在建立和谐社会、体现人文主义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内在精神。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礼治”,埋怨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理性的法治文明。这样只会割裂传统,对现代法治建设无任何益处。我们应该做的是,对传统“礼治”进行改造,发掘其现代价值,以期对现代法治建设有所裨益。现代法治建设也必须在扬弃传统“礼治”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只有如此,法治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社会。这或许是克服现代法治在中国举而不兴之症结,尽快实现法治的唯一出路。否则,法治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取得成功。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礼治”和法治的含义。通过考察“礼”、“礼治”、中国古代法治、西方法治的产生和发展,礼法两种不同文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揭示“礼治”和现代法治的内涵和本质。第二章梳理了“礼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礼法之争”、“礼治”与法治的对立和融合,从而明确传统“礼治”和现代法治的主要冲突和不同。第三章对传统“礼治”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发掘。对近代以来对传统“礼治”的过度批判进行了理性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揭示传统“礼治”对现代法治的启示作用。第四章论述了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面对传统“礼治”的影响。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法治实践的历程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目标的确立,剖析了法治建设的现状和误区,检讨了现代法治的建构理论。指出,现代法治建设应正确面对传统“礼治”的影响,应在扬弃传统“礼治”的基础上构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0.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源;;传统礼治思想对现代法治构建的影响——兼议古代礼法之争[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本文编号:2444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44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