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探索之路

发布时间:2019-05-14 09:37
【摘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命题,这对于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邓小平法治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法治学说、科学发展观及其法治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法治观念系统,蕴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理论构成要素和基本法治要求。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AFX001)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求是;2005年01期

2 张文显;;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3 石泰峰,张恒山;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谦干;;“文革”前17年与新时期反腐败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周琴;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王浩斌;王飞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视野及其学科建设[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黄成松;依法治校中的法制瑕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李全文;;论大学生法治观养成的目标[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罗本琦;;新世纪国情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诠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陈哲;;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流变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褚福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包庆德;;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朱志敏;;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霍俊明;;“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个时代的灵魂史[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余华;;论提高依法执政能力[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格;;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魏继昆;;防微杜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之忧论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德平;;论党的依法执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夏佑新;杜兵;;论毛泽东的教子之道[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宫正;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寒;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爱梅;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宪法秩序[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伊古丽;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创新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欢欢;“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海林;福建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钦忠;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义及其哲学依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曼好;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国家机关建设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10 王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永宏;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初探[J];温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杨宗科;;中共十八大以来法治理论的十个创新[J];民主;2014年01期

3 庞正;;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的几点看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01期

4 刘雪芹;从法治理论的角度谈我国法律实现的途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1期

5 李雅倩;;亚里士多德法治理论之于中国和谐法治的意义[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朱莉;;程序与法治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程序与法治》读后[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应对[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8 王峰;;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卓姗姗;;浅析法治理论的历史进程[J];理论学习;2008年07期

10 李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纲要[J];中国检察官;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国华;冯玉军;;董必武——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奠基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2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N];法制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王逸吟;发展与国情、时代、使命相适应的法治理论[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王治国;推进法治理论创新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N];检察日报;2014年

4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 卓泽渊;法治理论要立足国情着眼使命[N];法制日报;2014年

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挑战与应对[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斯敏 王t;张文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7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丁国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N];人民公安报;2012年

8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戴耀廷;法治评估的理论与应用[N];光明日报;2013年

9 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胡旭晟;学者:回答民众的困惑[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郝铁川 教授;法治理论创新呼唤规则[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小红;论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聪;哈耶克法治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方林;论哈耶克的普通法法治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勇;自由、秩序与法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76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76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