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体系的存在和效力:强加与承认之间——兼评舒国滢的《法哲学沉思录》
[Abstract]:First, the introduction "the exist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legal system"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of legal philosophy thinking. Professor Shu Guoying's newly published Review of philosophy of Law gives a very heuristic thought and discussion on this problem in a very wide range.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aper will take this text as the reference point and follow its discussion train of thought to carry out the thinking of "the existence and effect of the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其银;用系统观点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J];河北法学;1988年01期
2 黄冬松;法律之美[J];江淮法治;2003年04期
3 谢晖;论法律体系——一个文化的视角[J];政法论丛;2004年03期
4 彭汉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及其原则[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赵长生;法律体系的哲学思考[J];法学;1991年06期
6 栾丕强,姚常宇;法律体系评估[J];中国律师;2003年07期
7 李振江;;构建法律体系的逻辑要求[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05期
8 李振江;;构建法律体系的逻辑要求[J];人民论坛;2010年14期
9 陆德山 ,孙育玮;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求是学刊;1984年06期
10 王建东;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若干思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云红;;法律推理的过程分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景宇;;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4 张国华;;试论董必武的法律科学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6 陈杰思;;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历史趋向[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顾元;;秦律与日耳曼法之比较[A];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沈国明;;未来十年,要增强法律的有效性[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龚鹏程;;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秋凤;;中国百年来的三个宪政阶段[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水君;法律体系在民主法治进程中的作用[N];学习时报;2010年
2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 李林;法律体系形成的五项标准[N];人民日报;2010年
3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殷泓 王逸吟;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石国胜 李刚 马跃峰;我国的法律体系符合国情[N];人民日报;2009年
5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游劝荣;法律体系的“中国特色”[N];人民日报;2010年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斯喜;认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应避免的误区[N];人民日报;2010年
7 新华社记者 邹声文 张宗堂 周婷玉;“打包”清理,直面法律体系的“硬伤”[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姜平 实习生 刘宇洁;今年我国法律体系将如期形成[N];珠海特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姜平 实习生 刘宇洁;今年我国法律体系将如期形成[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姜平 实习生 刘宇洁;今年我国法律体系将如期形成[N];珠海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吴向军;宗教与法的关系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莉;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视野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贝;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沈映涵;新分析法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宛吟竹;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孙姝;论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3 柳承旭;由外部法律体系到内部法律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田方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厉广雷;论中国民国时期法律体系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亮;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万蓉;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的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8 林占涛;论法律的一致性[D];河南大学;2010年
9 陶冉;从印尼投资法律发展看中国外商投资法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王磊锋;分析实证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7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