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对司法裁判偏离公正现象的法理分析——基于对民商事审判实证调查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6-06 01:39
【摘要】:关于司法的诸多抱怨似乎都在暗示法官权力恣意与裁判不公的莫大关联。法官群体的公正意愿并不缺乏,司法权力行使不当并非导致裁判不公的主要原因。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未得到有效落实,制度设计与司法国情的背离也仅是裁判偏离公正的表面原因。我国民事司法面临的最大问题乃是资源与公正的关系过度紧张。就民事诉讼改革而言,坚持"当事人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避免"职权主义"回潮,减少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反复,应当成为改革的基本理性和方向。
[Abstract]:Many complaints about justice seem to imply that the wanton power of judges has a lot to do with injustice. The fair will of the group of judges is not lacking, and the improper exercise of judicial power is not the main cause of unfair judgment. The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design of litigant doctrine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system design and judicial conditions is only the superficial reason for the deviation of judgment from justice. The biggest problem faced by civil justice in our country is the excessive tension between resources and justice. As far as the reform of civil litigation is concerned, adhering to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litigant doctrine", avoiding the return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reducing the repetition of th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should become the basic rationality and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郭自力,李荣;刑事立法语言的立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余松林,周斌;论沉默权制度的理性对待[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5 周洪波;沉默权问题:超越两种理路之新说[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李强;;法律的道德论证——一个语言哲学的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卢建平;莫晓宇;;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一种基于治理理论的场域界分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康黎;从法官心理看“量刑差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赵石麟;论公安机关调解轻伤害案件的合法性[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年06期

10 唐莹莹 ,陈星言 ,倪联辉;“一元钱诉讼”与纠纷解决机制[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新力;唐明良;葛宗萍;;通过技术性变革实现司法公正——行政诉讼异地交叉审判的启示[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刚义;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4年

5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昕;论私力救济[D];清华大学;2003年

7 龚汝富;明清讼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决[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耀海;初论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展望[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杨永华;自由裁量与司法公正[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李运浩;论法律漏洞的司法补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代颖;我国弱势群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s,

本文编号:2493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93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