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论纲

发布时间:2019-06-13 15:53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综合转型以及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导入,作为统领和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形成、发展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法治发展进程具有全面性与针对性、整体性与层次性、阶段性与大局性有机统一的特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纲要[J];法学杂志;2010年01期

2 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年05期

3 李光宇;牛保忠;;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的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4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三十年发展的省思[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2 李平;;浅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才智;2011年35期

3 姚建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认真对待人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韩文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喻中;;“行为-过程”范式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法商研究;2012年04期

6 高铭暄;陈璐;;当代我国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7 朱景文;韩旭;;中国法律发展的理论反思[J];法学家;2008年01期

8 荣学磊;余艺;;对司法裁判偏离公正现象的法理分析——基于对民商事审判实证调查的视角[J];法学;2012年02期

9 刘艳芹;;浅析中国转型期的法律发展方向[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10 张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法之维[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郑国;;董必武法律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响[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税法理念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丽华;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欢;行政解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景斌;论行政权对私域的有限介入[D];吉林大学;2008年

6 滕刚;公务员法立法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卢护锋;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曹怡平;控管与影像美学风格流变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亮;中国法律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周隆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青年法治观念的变迁与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杨影;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贾奇英;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之历史变迁[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疆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桃;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徐华良;检察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方丽春;法家思想与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晓丹;中共法治理念的变迁与中国法治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董树彬;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宪政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家福,李步云,刘海年,刘瀚,梁慧星,肖贤富;论依法治国[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2 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2006年12期

3 谢鹏程;略论柏拉图晚年法律观的转变[J];山东法学;1989年02期

4 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张文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6 范愉;;诉讼调解:审判经验与法学原理[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7 江必新;;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的几个新命题[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8 朱苏力;;中国司法的规律[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琳;;浅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3期

2 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5期

3 蒋银华;;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J];政治与法律;2008年01期

4 卫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路明灯——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法治社会[J];前沿;2011年07期

5 余茂焱;;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探微[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陈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及内涵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顾华详;;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恒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及最高理念[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张文宽;;试论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J];当代法学;2008年S1期

10 张雅萍;;中国判例法援用的可行性分析——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克利;;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之路[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吕伯涛;;董必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启蒙者和奠基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刘运宏;;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7年年会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潘伟杰;;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杨景宇;;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6 袁曙宏;;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编者的话[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张涛;;德国法治的几点认识和感想[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刘思萱;;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谦;;刍议董必武“本土化”立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泰峰;弘扬法治精神 倡导和谐理念[N];法制日报;2007年

2 石泰峰;谈法治精神与和谐理念[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记者 张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N];检察日报;2008年

4 白景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N];宁夏日报;2008年

5 记者 博悦;积极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法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本版编辑;法治精神要与和谐理念有机统一[N];北京日报;2006年

7 吴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望基本形成[N];法制日报;2007年

8 傅旭、毛磊;近三千全国人大代表将提前讨论法律草案[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程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林燕;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青枝;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雪梅;当代中国特色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建克胜;关于建立统一判例指导制度的探讨[D];郑州大学;2004年

3 邓鹏宇;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D];湘潭大学;2006年

4 徐志刚;罗马法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法制进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彭钊;论法律意识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琳晶;论中国法律传统中的和谐理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宝宏;新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陈世平;论法的继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国勤;构建和谐法律体系之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9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