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不安抗辩、解除及债务承担

发布时间:2019-07-09 09:24
【摘要】:判决转让他人股权合同不因欠缺处分权而无效,判决要旨将之升华为普适性的结论,司法解释予以固定,至少存在六个方面的缺点。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并存时,虽然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条件尚未成就,但在法定解除的条件具备时不妨行使法定解除权。在股权出让人已将股权移转给受让人的情况下,受让人拒绝付清余款,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共同开发房地产项目的目的不能实现,这不符合不安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在《承诺函》明确表示出具者向债权人承担偿还责任,却未言明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的场合,不宜认定为成立了免责的债务承担。
[Abstract]:The judgment transfer of other people's equity contract is not invali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disposition power. The judgment aims to sublimate it into a universal conclusion, and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s fixed, which has at least six shortcomings. When the contractual dissolution and the statutory dissolution coexist, although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xercise of the contractual rescission right have not yet been achieved, the statutory cancellation right may be exercised when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tatutory discharge are met. In the case that the transferor has transferred the equity to the transferee, the transferee refuses to pay the balanc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project can not be realized, which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right of uneasy defense. Where the commitment letter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issuer is liable to the creditor, but does not specify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debtor's debt,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be deemed to have established an exemption from liabilit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事指导性案例理论研究”(批准号:12AZD1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5;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王海明;;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苏海健;;论自然之债的法律效力[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4 郑显文;;中华法系与古代罗马法之“暗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傅建武;英美法上的公司机会理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韩长印;英国商事代理制度述略[J];比较法研究;1994年02期

7 李永军;论破产程序中的取回权[J];比较法研究;1995年02期

8 韩世远;债权人撤销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9 孙丽岩;;行政行为中的意思表示[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先波;;未成年人合同欺诈规制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贤志;;我国公司换股并购制度研究[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徐晓松;;论中国公司资本的严格监管与放松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余涛;郭丽;;商誉出资法律规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苗延波;;论中国“商法通则”的体系结构——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通则草案建议稿[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林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全雷;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祖坤;合同无效的司法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得胜;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王莉莉;国际商事合同之实际履行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立元;信用卡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民;公司经理对第三人民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涛;论效率违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俞铖;错误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金鑫;船舶企业造船合同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召强;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魏晓莉;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悦仙;论不安抗辩权[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2 王先霞,王学红;浅释不安抗辩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3 陈洁;试论不安抗辩权[J];经济师;2003年10期

4 黄朝勇;浅析不安抗辩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锦生;不安抗辩权的适用及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新河;不安抗辩权在欠费停电时间上的运用[J];大众用电;2004年09期

7 张志鹏,任艳娜,余群;论不安抗辩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婷;杨帆;;从一则案例谈不安抗辩权的正确行使[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屠建学;;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郭玉坤;杜彦晖;;不安抗辩权的效力探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晓蕾;;论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程祺;;小议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荣成;;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华;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N];检察日报;2001年

2 智广 青稞;银行要用好不安抗辩权[N];金融时报;2002年

3 马昆;论不安抗辩权的行使[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袁小梁;刍议不安抗辩权的行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张旭科 孙佳楣;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救济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不安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7 王汉军;履行合同中慎用不安抗辩权[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施小镭 曹晓红;经济往来中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李春丽;不安抗辩权行使的确定及效力[N];建筑时报;2012年

10 李丽;不安抗辩权与逾期违约比较[N];江苏经济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霞;论不安抗辩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施达权;论不安抗辩权[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勃;论不安抗辩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威;论不安抗辩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段明明;论不安抗辩权[D];吉林大学;2004年

6 朱军;论不安抗辩权[D];湘潭大学;2005年

7 高海军;论不安抗辩权[D];山东大学;2005年

8 周英民;不安抗辩权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韩芳芳;不安抗辩权适用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王宏娜;不安抗辩权的法律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1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