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范畴“信”的原初内涵
【作者单位】: 湖北警官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FX038)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步克;;春秋战国时“信”观念的演变及其社会原因[J];历史研究;198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元;;近代商人群体的出现与传统法等级观念的动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何琳仪;信阳竹书与《墨子》佚文[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何琳仪;;楚币六考[J];安徽钱币;2001年02期
5 李正庚;;秦朝书法教育摭谈[J];书画世界;2008年04期
6 饶玉哲;;浅谈印章术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况落华;;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陈利;邓建鹏;宋思妮;;法律、帝国与近代中西关系的历史学:1784年“休斯女士号”冲突的个案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王秀凤;;完善继承权制度的立法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高勇;;论清代田宅“活卖”契约的性质——与“典”契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志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几个问题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林杰;;赵太后玺新释新证——赵史笔记之一[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3 刘和惠;;“寿春”铅钣冥币辨伪[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4 萧红颜;;居丘、起坟与筑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王纪潮;;中国古代巫、毒关系之演变——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中有关毒的人类学观察[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7 刘彬徽;;古史分期与楚国社会形态的思考[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8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9 何燕侠;;日本的南宋女性财产继承权论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吕蒙;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左建;士与礼—春秋知识阶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志强;晋系玉石文献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杉;论优先购买权的实现[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张海燕;《诅楚文》补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强;成周、王城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元沛;论营业质权[D];河南大学;2011年
8 窦帅;我国政府诚信的法律制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齐耐心;东周青铜卮的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彦;近60年来《方言》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霞;中国传统法文化及其对现代法治的影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王卫国;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结构-功能特性[J];比较法研究;1993年02期
3 李长健,伍文辉;信用社会的法文化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赫然;;法文化一般理论探析[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5 陈静熔;中——中国古代法文化之价值目标[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高其才;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J];中国法学;1996年01期
7 张玲娜;依法治国的法文化思考[J];理论月刊;2001年10期
8 沈建军;论诚信法制建设[J];行政与法;2003年10期
9 张晓辉;法文化探论[J];思想战线;2004年04期
10 张晓辉;法文化探论[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灵;;法文化融合与我向思维——中西方法律价值观念冲突的整合[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瑜青;;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滕树立;;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八种中西法律文化差异[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国杰 王勇;市场经济重诚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2 点评人: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杨明律师;诚信是合同的灵魂[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3 赵晖;他们为诚信买单[N];江苏经济报;2002年
4 卞哲;诚信是解决纠纷的重要前提[N];国际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望田;西法东渐浸染中国近代法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中国机电日报记者 赵加积 董兴国;失去诚信将失去市场[N];山西日报;2002年
7 赵加积 董兴国;失去诚信将失去市场(下)[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8 练 常;不诚信自吞苦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付立庆;诚信的理性培植[N];检察日报;2002年
10 杨金志 丁慧;不守诚信必将自食苦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a,
本文编号:2535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3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