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协商民主和法治视域下的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允熙;杨波;;协商民主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3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望根;;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下的普遍主义——以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邹益民;;从意见与意志的区分看哈耶克的政治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李进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思想[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6 汪怀君;;论交往理性与商谈伦理[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7 董前程;林奇富;;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一种重要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元朋;;“承诺式公法”及其力量——西学视野中的中国公法形象[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1期
10 郭理蓉;;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公民参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衡霞;;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楚明锟;;以正义的眼光解决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张兆曙;;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三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的基本旨趣[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正波;;协商民主与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实证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吕道云;论新时期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心力;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兴;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论证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俞少奇;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管理的制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3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3期
4 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4期
5 王金红;协商政治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唯实;2004年02期
6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婕妤;;协商民主及其法治化探析[J];唯实;2008年Z1期
2 侯莎莎;;通过充分协商来化解社会矛盾——协商民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与创新[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2期
3 王新生;;论协商民主的法治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斯喜;;法治化精细化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3期
5 葛慧君;;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J];今日浙江;2011年13期
6 郭文娣;;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孙文友;;扎实抓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J];政策w,
本文编号:2561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6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