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英合同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17:36
【摘要】: 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市场秩序的稳定。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的这段时间里,可能会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的出现导致合同解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至关重要。因此,一个完善的合同解除制度不仅会对本国的市场秩序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文通过中英两国合同解除制度的比较,找出两国合同解除制度中的异同,认真学习与借鉴英国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闪光点”,并努力使这些“闪光点”能够真正地为我国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启示。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中英合同解除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以便通过比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两国的合同解除制度。其次,本文对中英两国合同解除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一方面从协议解除的角度出发来对中英两国的合同解除制度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本文分别从中英两国协议解除的实体条件和程序要件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共同点以及差别点;另一方面,从法定解除的角度来对中英两国的合同解除制度进行分析,在本部分中,论文主要从中英两国法定解除的实体条件和程序要件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共同点以及差别点。然后,文章又对中英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在此部分,论文主要是从合同解除与溯及力、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等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分别对中英两国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进行了颇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共同点以及差别点。第四,在前面对中英两国合同解除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英两国合同解除制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了英国合同解除制度可供我国借鉴的一些“闪光点”,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6;D9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荣真;;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2 罗佩华;;浅谈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邬正龙;;预期违约之合同解除与保证人之责任承担[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4 王子健;;企业合同审查要点[J];才智;2011年20期

5 李筱;;论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影响——劳动合同解除中产生的争议分析及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6 徐检波;;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若菡;;浅析《劳动合同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8 丁春燕;李正华;;受胁迫民事行为的认定[J];仲裁研究;2011年02期

9 甘晓琳;;房屋所有权登记后合同解除导致所有权变化的处理[J];中国房地产;2011年08期

10 俞里江;;严重违约方应当对房屋差价损失予以适当赔偿[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盛荣;;论合同解除的溯及力[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金山;;试论合同解除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仇春涓;;论保险合同法定解除的溯及力问题[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夏益国;;应在我国保险法律中增加保险合同的撤销[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庆华;;按揭期间解除购房合同的法律后果[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刘彤海;;关于合同解释的理论与实践——以案例为视角[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7 潘公明;李宗胜;张育红;;解除权在建筑工程承包案件中应用之我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孙淦明;;“请求解除”“通知解除”并不一样 浅析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方式[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庞标;;法人型联营合同的解除或无效与联营公司的终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詹礼愿;萧洪;;略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解除权——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条款[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高欣;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宁波日报;2009年

3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黄文亮 田刚;宣传利润引发诉讼 法院调解合同解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上海市华天平律师事务所 牛来惠 律师;以“合同解除”为由将我退工,,对吗[N];解放日报;2000年

6 ;合同解除定金要还[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叶运思 崔玉文;合同解除补偿岂可“一赖了之”[N];江苏法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曾祥素;买卖双方各有过错被判合同解除[N];中国质量报;2009年

9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建远;合同解除与诉讼时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刘彤燕;浅谈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红;继续性合同终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兵;中英合同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庆伟;我国合同解除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卫东;合同解除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建霞;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单婧婧;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宁;论合同解除的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祁向洲;合同解除效力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张德锋;合同解除的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6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66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