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济贫法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0-04-29 12:28
【摘要】: 英国济贫法有着四百多年的漫长发展历史。它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早期的社会保障活动固定下来,无论是为此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制度建设,还是民众对政府全面承担社会保障责任角色的认同与接受都提供了强大的历史惯性与精神动力。因此,对英国济贫法作深入剖析有助于理解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理念与原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经验。 本文共约五万五千多字,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具体分述如下:前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交待本文的写作缘起与选题意义;第二部分综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中的不同观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材料使用情况。 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英国济贫法的宏观考察。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英国济贫法作一个宏观扫描:英国济贫法产生之前的早期济贫方式如教会慈善活动、民间救济与互助以及行会救济;英国济贫法的法律地位与三个主要的法律渊源如国王的法令、议会立法以及委任立法;英国济贫法在旧济贫法时代、新济贫法时代以及福利国家时代三个不同时代的立法动因。这一部分力图把英国济贫法放入波澜壮阔的英国社会发展史之中,以展示它作为一种社会性立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部分:英国济贫法的微观分析。在第一部分宏观扫描的基础上,主要从济贫对象、济贫方式以及济贫机关三个方面对英国济贫法的立法内容作更细微的剖析。在济贫对象方面,主要分析了英国济贫法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救济对象的四次较为重要的变化;在济贫方式方面主要涉及两种最重要的救济方式: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济贫机关方面分析了枢密院、治安法官、教区济贫官和贫民救济委员以及中央济贫机构,它们都在不同发展时期中在济贫法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英国济贫法的四个主要特点如历史延续性、与社会生活互动明显、政府主导性、普遍性与务实性以及英国济贫法两个方面的重要历史意义。 结语:结合我国相关情况,总结全文,提炼观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56.1
本文编号:2644576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56.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姜丽美;;马尔萨斯济贫思想的客观评判及对当代的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汪洪涛;;英国济贫法的历史演变对中国反贫困制度内核修复的启示[J];海派经济学;2012年02期
3 卢成仁;;社会工作的源起与基督教公益慈善——以方法和视角的形成为中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刘璐婵;;从重商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现代国家干预模式的演进[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章晓云;试论19世纪30年代英国济贫院改革[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敖宁宁;亨利八世时期的济贫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4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4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