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逆产处置政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珍;外来影响与郑振铎的文学史观[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2 丁娟娟;;《绿野仙踪》“世情化”跨类型现象成因[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夏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简论[J];长江论坛;2007年01期
4 丁娟娟;;《绿野仙踪》“世情化”“跨类型”现象[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林庚;;扎根民族土壤 引领时代潮流——郑振铎新文学思想的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申波;;郑振铎与诸宫调研究[J];福建艺术;2011年02期
8 李长林;周珊;;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人对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了解与研究[J];古代文明;2007年03期
9 杨玉珍;郑振铎与“世界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王安中;;崎途与歧路——论国民政府武器制式转型[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吕作用;傅雷与视觉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员怒华;“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9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大怀;洪炳文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钰;郑振铎诗歌创作与郑译泰诗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希贤;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春丹;苏構及其诗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晓红;《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儿童文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李艳芬;《搜神记》中的祈雨习俗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张申波;郑振铎戏曲史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吴卉;《水浒传》成书过程与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春娜;笺谱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10 包勤;郑振铎戏曲文献研究管窥[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国高级将领的军衔划分[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04期
2 薛毅;也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北地区工业开发——与李云峰先生等商榷[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3 李新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准备工作之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谢坚明;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危机应对[J];民国档案;2005年03期
5 赵莉莎;;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限价政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彦生;;1928年中国恢复关税主权努力的历史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2期
7 马守平;喜饶尼玛;;试析国民政府支持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的历史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在大学中的反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袁继成;;武汉三镇统一建市八十周年[J];世纪行;2007年05期
10 左双文;;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博;;略述国民革命军陆军师之变革[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蒋清宏;;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3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亮;;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之内迁及意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宁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美为重心的外交格局的形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7 张文生;;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蒋国宏;;国民政府“全国生产会议”述论[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于耀洲;;对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前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评价[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洵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梁 实习生 许桐珲;重庆陪都无可再退[N];南方周末;2005年
3 露风;战后赴日华工归国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记者 徐机玲 姜帆;11名原国民政府要员题词跋文,佐证日军屠城罪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魏奕雄;日军为何轰炸乐山[N];乐山日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吴红缨 实习记者 陈苇;重庆工业的黄金时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孙武;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始末[N];西部时报;2009年
8 招思虹;华侨独撑万国博览会“中国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俞兴茂;汪精卫何时任伪国民政府主席[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李宗益;“五三惨案”中的那些往事[N];济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玉红;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智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伍操;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鲍梦隐;黄河决、堵口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丽;江浙企业家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49)[D];西南大学;2008年
2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3 崔瑞涛;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安置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连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惩治腐败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超;论二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苏联的外交[D];兰州大学;2006年
7 钱堂容;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赵颖;浅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对日妥协[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松;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农业行政[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汪进春;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3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7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