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文化视角下中德厌讼与泛讼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11:37
【摘要】: 文化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对法律文化现象的研究可作为认识中德文化差异的方式。厌讼和泛讼是中德社会的两种不同的法律现象。本文以这两种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对其存在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阐释。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厌讼现象,是由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追求无讼的价值取向、强调等级义务的儒家道德观念及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法律文化中的泛讼现象则是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商品经济中追求的平等意识及德国日趋完善的法律制度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吸收了西方特别是德国法律文化的科学思想正进行着与传统中国法律体制完全不同的现代法制建设。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源于传统文化的传统观念如厌讼观念等仍然存在于当今社会并引起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认识了解这种文化冲突的渊源及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对于增进来自不同文化区域人们相互理解促进友好关系的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而法律实践离不开人们对现行法律的信仰。厌讼观念的存在阻碍了人们对现代法律观念的接受及对现代法律信仰的培养。因此,在建设现代法制的进程中,厌讼观念及厌讼现象的存在应予以重视,如何克服其对现代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是当代人要思考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itvinova Svetlana;;比较法学范畴下的法律文化的概念和类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2 童晓岚;郭德双;;简析经典法律电影对美国法律文化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3 田宏伟;;法律文化与法律信仰之辨[J];求索;2011年06期

4 卢小龙;;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法治生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5 李琳;;东正教与俄罗斯法律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段亚菲;;由“法”字窥见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7 王晶宇;;法律文化的新生——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8期

8 姜顶;;英汉法律术语翻译的语言预设机制的体现和运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9 时晶;;清官法律文化现代启示录——清官与职业法律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10 王霁霞;郭宋;;传统文化对行政法实施效果的影响[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严崇伟;王家忠;;让法律文化与律师同行[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王霄燕;;晋国的法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5 巴雅尔赛汗;;清朝法律文化和思想在博克多汗蒙古国法系中的传承[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6 蒋媛;;英汉法律术语的误译及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效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化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9 刘金子;李聪;;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海关法治现状——法治型海关建设的反思与前瞻[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10 李川;;厌讼的经济分析——从司法成本的视角[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兵(作者系安阳市郊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努力培育先进法律文化[N];河南日报;2002年

2 熊先觉;论先进法律文化[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见习记者 邵颖 张明涛;第三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我市落幕[N];张家界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汝建 本报通讯员 徐强 曹振海 朱鉴亮;法律文化导航深圳南山[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谢晖;法律文化与司法[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鲍远飞;法律文化论[N];法制日报;2003年

7 张恒生;加快法律文化建设步伐[N];人民代表报;2002年

8 谭红 刘红林;法律文化的现代化[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李晓亮;治“醉驾”需法律文化双管齐下[N];济南日报;2010年

10 张中秋;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友;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董斌;反腐小说的文化意蕴与价值[D];兰州大学;2007年

3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华均;草原法的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曾坚;信赖保护原则研究:以法律文化和制度构建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燕;法律文化视角下中德厌讼与泛讼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刘娜;英租威海卫法律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谭艳;罪刑法定的文化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范文涛;论中国法律文化主体的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小丹;韩非的重刑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7 詹筱茹;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法国民诉讼意向差异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馨;权利文化与清末修律[D];湘潭大学;2006年

9 易中华;新疆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10 江成斌;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0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20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