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养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永东;;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朱磊;;完善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就业的重要保证[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刘建明;;有感于“羚羊的思维”[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4 施俊波;;法律课程渗透德育教学的途径及效果评估[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5 生雅利;;关于在大学法制教育中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6 龚雪;;中职学校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探讨[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朱云霞;;高职法律专业实践性教学法探微[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9期
8 李静一;;司法考试与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改革[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5期
9 ;编读往来[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10 刘晓;;法律经济学方法的价值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雪松;;WTO与应用写作新思维[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2 刘春英;;培养创新性思维[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钟艳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谈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王亚南;刘昌;;儿童青少年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思维的发展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胡灵;;法文化融合与我向思维——中西方法律价值观念冲突的整合[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卿文光;;语言·思维与精神——依黑格尔精神概念看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7 曹者武;;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8 叶晓;吕欣;;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性思维[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绍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性思维的培养[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张浩;;略论兴趣、爱好与创造性思维[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涛;OEM思维下的产业[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徐克茹(北京慧嘉咨业培训师);思维导图:你的思维地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付平;周小川:转变思维转换视角看汇率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4 记者 陈洪镔;打造青少年法律教育实践基地[N];汕头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方原;券商重组的“北京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银 平;“节能思维”应全民总动员[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黄丽珠;以新思维审视汇率制度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8 王 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宋安明;法律教育“欠债”如何还?[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张学军;老板充电走出黑色思维[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慧;英国近代法律教育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路云辉;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李建英;乌托邦理想的超越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荃;电视艺术影像思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叶绿;虚拟教育环境中虚拟人(角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柳宏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今亮;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丽;试论法律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礼炬;《文心雕龙》之深层思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栗静;数学开放题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文静;数学美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洪华;从文化与思维的角度研究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武胜国;思维是如何把握世界的[D];山西大学;2007年
7 韩立国;材美工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管玲玲;长篇小说《我们》创作中的“陌生化”艺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宁春勇;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D];河南大学;2007年
10 缪爱红;《左传》用《诗》与春秋时期思维的理性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4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5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