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被定义的生活——关于法治逻辑的意义探寻
发布时间:2021-02-12 12:49
法治是由法律所定义的生活秩序,只有尊重、恰当使用法律定义,才有可能在思维方式上接近法治。不尊重法律意义的固定性、安全性、一般性等,片面强调法律、法治与其他现象的统一、协同、结合,把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关系交织在一起,法律就会丢掉明确性,失去对社会的调控能力。虽然法律的意义塑造需要在主体、法律和社会三向循环中构建,但却不能离开法治逻辑对循环思维的指引。构建法治逻辑需要把覆盖在法治之上的"色彩"分离出来,还原法治的本色,从而使人们能够在明确意义上言说,在批判思维中建构。把法律外规范等同于法律,不仅模糊了法律的界限,而且也使法治思维无法推论下去,对法律、法治命题无法进行有效的论证。这种思维方式不改变,法治可能永远难以实现。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轻视法律定义所衍生的问题
(一)不尊重逻辑是当今思维方式的缺陷
(二)不用法律定义会造成法治逻辑思维的断裂
(三)缺少对法律定义的运用,法治思维难以形成
法律定义对法治的重要性
(一)“法治是被定义生活”的意蕴
(二)使用法律定义(概念)是法律思维的开端
(三)法治思维需要使用明确的法律定义
用定义塑造法治思维方式
(一)围绕法律定义塑造法治思维
(二)从定义出发塑造法治逻辑
(三)通过定义明晰法律,进而提升法治品质
结语:营造法治逻辑的需求“市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J]. 陈金钊.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3)
[2]双重逻辑交互作用中的党治与法治[J]. 陈明明. 学术月刊. 2019(01)
[3]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J]. 季卫东. 法学家. 2018(06)
[4]法理学“性”、“化”修辞所衍生的研究缺失[J]. 陈金钊. 江淮论坛. 2018(03)
[5]法律逻辑的再思考——基于“论证逻辑”的研究视角[J]. 魏斌.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3)
[6]法治共识形成的难题——对当代中国“法治思潮”的观察[J]. 陈金钊. 法学论坛. 2014(03)
[7]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J]. 陈金钊. 中国法学. 2012(01)
[8]法治反对解释的原则[J]. 陈金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3)
[9]走出法治万能的误区——中国浪漫主义法治观的评述[J]. 陈金钊. 法学. 1995(10)
本文编号:3030888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轻视法律定义所衍生的问题
(一)不尊重逻辑是当今思维方式的缺陷
(二)不用法律定义会造成法治逻辑思维的断裂
(三)缺少对法律定义的运用,法治思维难以形成
法律定义对法治的重要性
(一)“法治是被定义生活”的意蕴
(二)使用法律定义(概念)是法律思维的开端
(三)法治思维需要使用明确的法律定义
用定义塑造法治思维方式
(一)围绕法律定义塑造法治思维
(二)从定义出发塑造法治逻辑
(三)通过定义明晰法律,进而提升法治品质
结语:营造法治逻辑的需求“市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J]. 陈金钊.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3)
[2]双重逻辑交互作用中的党治与法治[J]. 陈明明. 学术月刊. 2019(01)
[3]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J]. 季卫东. 法学家. 2018(06)
[4]法理学“性”、“化”修辞所衍生的研究缺失[J]. 陈金钊. 江淮论坛. 2018(03)
[5]法律逻辑的再思考——基于“论证逻辑”的研究视角[J]. 魏斌.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3)
[6]法治共识形成的难题——对当代中国“法治思潮”的观察[J]. 陈金钊. 法学论坛. 2014(03)
[7]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J]. 陈金钊. 中国法学. 2012(01)
[8]法治反对解释的原则[J]. 陈金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3)
[9]走出法治万能的误区——中国浪漫主义法治观的评述[J]. 陈金钊. 法学. 1995(10)
本文编号:3030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3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