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肇始与嬗变

发布时间:2021-06-23 23:20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就是保护人权。2003年人权被写入宪法是这一变革中的标志性事件,但与此同时,社会中仍存在着侵犯人权的现象,如公民的平等权难以落实,公民的自由权甚至生命权受到非法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不能真正体现。其实国人接触人权并非始于改革开放,早在清末西方人权观念就已经进入中国,并在20世纪初流行于思想界。清末进行法律变革的核心也是保护人权,南京临时政府更是将天赋人权作为自己施政的指导思想。人权思想在清末民初反映在思想家的宣传、法制变革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探究中国从君权至上到天赋人权观念的转变,借鉴其中的教训,对于当前人权事业建设至为重要。 本文从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古代法制中所存在的权利等差,以及对君权起到一定制约作用的民本思想。第二部分介绍清末民初在人权理论、法律变革和社会习俗改良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权思想。第三部分对清末民初的人权思想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经验教训。从结构上包括八章。 第一章为中国古代权利状况及民本思想回顾。中国古代存在着君权至上,贵族特权,男女、良贱、民族之间的不平等。而近代人权变革的...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题目说明
第一章 中国古代权利状况和民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君权至上的权利状况
        (一) 君权至上
        (二) 贵族特权
        (三) 男女不等
        (四) 良贱异法
        (五) 民族歧视
    二、古代民本思想的萌发及演变
        (一) 民惟邦本的思想
        (二) 民贵君轻的思想
        (三) 民水君舟的思想
        (四) 易姓革命的思想
        (五) 抨击专制的思想
第二章 清末民初人权观念的发展
    一、人权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一) 西方人权观念的形成发展
        (二) 西方人权观念的引进
    二、人权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 对侵犯人权的批判
        (二) 对人权观念的宣扬
    三、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契约论的传播与影响
        (二) 国民独立意识兴起
        (三) 权利意识的普及
    四、民本、民权、人权的关系界定
        (一) 民本并非民权
        (二) 民权与人权的界定
第三章 宪政运动与人权
    一、宪法与人权关系的理论
    二、清末君主立宪与臣民权利的确认
        (一) 钦定宪法大纲对人权的规定
        (二) 革命党人对宪法大纲的批判
    三、民主立宪对人权的规定
        (一) 地方约法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章 公民政治权利
    一、参政权
        (一) 早期思想家对西方议会的认识
        (二) 改革家对于中国议会的设计
        (三) 资政院、谘议局的设立
        (四) 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二、自由权
        (一) 对于自由权理论的宣传
        (二) 言论出版自由
        (三) 结社集会自由
        (四) 宗教信仰自由
    三、平等权
        (一) 有关平等权的理论
        (二) 民族平等
        (三) 消除良贱之别
        (四) 纲常伦理在立法上的变化
第五章 公民的人身权和经济权
    一、引进维护人权的法律理念
        (一) 罪刑法定
        (二) 律师制度
        (三) 陪审制度
        (四) 司法独立
    二、禁止贩卖华工
    三、清末刑罚制度的改革
        (一) 删除重法
        (二) 虚死改流
        (三) 枷号折赎
        (四) 死刑惟一
        (五) 新式刑罚
    四、废除刑讯
    五、教育为本
        (一) 改良监狱
        (二) 罪犯习艺
        (三) 废除官媒
        (四) 惩治教育
    六、财产神圣
        (一) 保护工商业
        (二) 保护私产
第六章 清末民初的女权运动
    一、女权思想之兴起
        (一) 西方女权思想的影响
        (二) 中国女权思想之发展
        (三) 中国女权思想之特点
    二、禁止缠足运动
        (一) 反缠足的思想言论
        (二) 不缠足运动之发展
    三、女学潮流
        (一) 女学之观点
        (二) 女学之发展
        (三) 清朝关于女学之法制
        (四) 女学宗旨之争
    四、争取女子婚姻自由的斗争
        (一) 主张婚姻自由的思想
        (二) 对民律草案婚姻规定的分析
    五、财产自主:妇女权利之基础
    六、妇女争取参政权运动
        (一) 早期妇女参政权思想
        (二) 民国元年女子参政运动
        (三) 对民元女子参政运动的评价
第七章 改良社会恶俗,倡议尊重人权
    一、禁食鸦片
    二、禁止赌博
    三、剪除长发
    四、废除旧式礼节
    五、倡导新式婚姻
        (一) 婚姻观念的改变
        (二) 反对纳妾
        (三) 反对早婚
        (四) 反对殉节
第八章 清末民初人权思想之解析
    一、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飞跃
        (一) 对民本思想的继承
        (二) 将民主附会于民本
        (三) 对民本思想的飞跃
    二、对西方人权的借鉴与批判
    三、人权思想之特殊性
    四、人权法制化之进步和曲折
    五、清末民初人权之教训
        (一) 执政者不真正重视人权
        (二)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三) 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 人民群众教育水平低下
    六、中国人权建设之借鉴
参考资料
清末民元人权大事记



本文编号:3245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45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