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网时代法律变革的中国理路
发布时间:2021-06-25 02:55
世界范围内的法律变革从未停歇过,互联网、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发展及其在中国社会领域的广泛运用,促动了社会结构的解构,并进而引发法律领域的新一轮变革。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问题,说到底依然是一个传统法学问题,即科技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审视技术进步对中国法律变革式影响的理路,析清中国法律变革中的隐性问题,探寻中国法律变革的动因机制,审视当代法律变革是如何发生的,面临的问题从何而来,在全面来临的风险社会中将走向何方等问题,既是当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内涵性命题,也是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性命题。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19,3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智能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隐性问题
(一)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
(二) 现代性的评判标准
(三) 科技进步及其人文效果的价值考量
二、智能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律变革的动因机制
(一) 从生产方式变革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 科技革命促动中国社会的第三次解构
(三) 新的社会需求促动法律变革的发生
三、面向未来的中国法律变革向何处去
(一) 面向中国社会的法律变革
(二) 有效平衡法律人共识与社会共识的张力
(三) 对当代中国法律变革应当保有多维思考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法理困惑的保守主义思考[J]. 范忠信. 探索与争鸣. 2018(09)
[2]面向智慧社会的法学转型[J]. 马长山.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9)
[3]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 马长山.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4]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J]. 马长山. 法学研究. 2018(04)
[5]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6]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2)
本文编号:3248347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19,3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智能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隐性问题
(一)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
(二) 现代性的评判标准
(三) 科技进步及其人文效果的价值考量
二、智能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律变革的动因机制
(一) 从生产方式变革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 科技革命促动中国社会的第三次解构
(三) 新的社会需求促动法律变革的发生
三、面向未来的中国法律变革向何处去
(一) 面向中国社会的法律变革
(二) 有效平衡法律人共识与社会共识的张力
(三) 对当代中国法律变革应当保有多维思考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法理困惑的保守主义思考[J]. 范忠信. 探索与争鸣. 2018(09)
[2]面向智慧社会的法学转型[J]. 马长山.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9)
[3]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 马长山.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4]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J]. 马长山. 法学研究. 2018(04)
[5]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6]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2)
本文编号:3248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4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