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之讼原告资格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20:01
本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之讼原告资格的案例分析
【摘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法制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法制政府、阳光政府与服务政府的必然选择。被誉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法规的实施刺激了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积极性,申请数量大量增加。任何一部法律都会对其规定的权利加以保障,以使得相关的权利得到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也不例外,其规定了申请主体在政府相关部门拒绝公开其申请的信息时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于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诉讼方式——政府信息公开之诉就产生了。但是,这些政府信息公开之诉大部分以原告的败诉而告终,其中原告的不适格是败诉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吴某诉长葛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这一案为例,对政府信息公开之诉的原告资格进行分析,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比较研究、文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案例进行介绍,并指出案件所争议的焦点在于吴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第二部分,对案件的焦点进行研究,得出吴某是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取得原告资格的;第三部分,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增加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减少对信息申请人的限制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公开 原告 知情权 利害关系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D925.3;D92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案件简介及争议焦点9-10
- 1.1 案件简介9
- 1.2 案件争议焦点9-10
-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的分析10-22
- 2.1 对本案的定性分析10-13
- 2.1.1 政府信息公开所保护的法益10-12
- 2.1.2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12-13
- 2.1.3 本案诉讼行为的定性13
- 2.2 本案原告是否适格的判定13-18
- 2.2.1 原告资格的理论争议与立法实践13-14
- 2.2.2 《条例》有关原告资格的规定14-17
- 2.2.3 政府信息公开之诉原告资格的司法回应17-18
- 2.3 对“利害关系”的解释基准18-22
- 2.3.1 “利害关系”的基本分析18-19
- 2.3.2 第三人“利害关系”的分析19-20
- 2.3.3 是否必须为“直接利害关系”20-21
- 2.3.4 吴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21-22
- 第三章 本案引发的法律问题的思考22-27
- 3.1 本案结果的分析22-23
- 3.1.1 实体审查与形式审查适用阶段的分析22
- 3.1.2 裁定理由的分析22-23
- 3.2 解决案件争议的路径选择23-27
- 3.2.1 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和标准23-24
- 3.2.2 增加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24-25
- 3.2.3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25-26
- 3.2.4 减少对信息公开申请人条件的限制26-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偕林;;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有关问题的思考[J];电子政务;2009年04期
2 李广宇;;反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3 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4 莫于川;;行政公开法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略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的服务宗旨和便民原则[J];法学杂志;2009年04期
5 黄德林,唐承敏;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6 黎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关系范畴研究[J];法学评论;2004年03期
7 杨寅;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新说[J];法学;2002年05期
8 应松年;;完善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修改核心问题探讨[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9 豆星星;;我国行政信息公开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10 葛自丹;;论行政法的惠民理念[J];河北法学;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31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315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