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中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论断,以及中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法治社会为大,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没有法治社会就没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我们必须以"民主"与"和谐"为基本特征,抓紧中国特色法治社会建设,同时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法治社会的基本要素。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 要素特征
【基金】: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团队“城镇化与法律研究”(201428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劳动和土地创造了“中国奇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中国的速度”。在“中国奇迹”和“中国的速度”的同时,不可讳言,我们的国家也出现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结构失衡,社会深层次矛盾加剧,社会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不稳定等。面对这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孙睿昕;杨静;;市民社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魏建国;;现代化进程中宪政的有无及其治道影响——法英美三国历史经验与当下世界各国宪政复兴的启示[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5 王瑞全;民法精神溯源——兼论民法与市民法的关系[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6 马维娜;;中国教育改革的知识社会学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裴松宪;公民社会理念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锦文;;基层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思考——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1年02期
9 贾义文;;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曾水英;;大众传媒:公共领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关于公共领域构建过程中大众传媒公共责任的理性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2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3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李洋;;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廷松;;浅谈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越;;西方经济学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对马恩著作中市民术语误译的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7 蒋晓伟;;论社会管理应当姓“社”[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肖存良;;民主的回归与基层公共治理——以杭州市民主促民生为例[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5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小倩;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成路径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梓源;理想与现实间的民主——探究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运转[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邱声运;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生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家晖;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永亮;钱穆的中国史观[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宪章,孙树勋;中国共产党对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J];政法论丛;2001年04期
2 佟玉东;毛泽东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3 毕瑛涛;浅议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中国特色”[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吴勇;按“三个代表”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J];湖湘论坛;2004年02期
5 程文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J];中国监察;2004年11期
6 王毅;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葛缨;试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丁建军;;论中国特色人本发展观的形成与完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陈京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J];理论与当代;2007年11期
10 李若谷;;坚持中国特色 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J];中国金融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柱;;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格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范浩卿;;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6 王春峰;侯远长;;在改革开放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观[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秉达;;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度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赵惠娟;苏瑞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10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2009年第一版][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阳;“中国特色”论[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昆;广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3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育英;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4 张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N];金融时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发展见证中国特色[N];凉山日报(汉);2007年
6 何民捷;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7 邓岩;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N];人民日报;2007年
8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 g?迪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新疆日报(汉);2007年
9 曹友华;坚定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N];战士报;2007年
10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朱正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梦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杨佳瑛;民主的中国特色[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佳;文本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鹏;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沙沙;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彩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与价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文玲;转型期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常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李华耕;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燕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10 甄建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1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31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