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批准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2:05
本文关键词:我国立法批准制度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立法监督 立法批准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摘要】:立法监督是完善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其主要包括事前和事后监督。立法批准是事前监督的重要方式,批准的存在既可以保障立法的公平,又可以维护立法权益,提高立法的质量。目前,针对我国的立法批准制度,周旺生黄文艺、刘明利等诸多学者、专家们无论从著作上还是论文期刊上都明确介绍了我国的立法批准制度,但唯一不足的是他们的介纠仅仅局限在立法监督章节中。除此之外,我国一些基本法律对立法批准制度也都有相关规定,但都是些概括性的内容。因此,笔者希望在学习《立法法》基础上对我国的立法批准进行深入的探究,依据专家学者的著作期刊作为指导,通过分析现状,解决问题,完善措施,使我国的立法批准制在理论界、学术界更具研究价值。 本文共六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我国理论界对我国的立法批准制度的研究现状,通过收集、归纳、整理资料探究我国立法批准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些许问题。第二章概况性的阐述了我国的立法监督制度,通过介绍我国立法监督的特征以及各种监督方式,从而引出本论文主要的内容我国的立法批准制度。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首先,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精确界定了批准的含义;其次,详细概括了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较大的市和民族自治区的立法批准两大部分;再次,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我国进行立法批准制度的重大原因。最后,探索我国立法批准的由来,主要分为较大的市的立法批准和民族自治区的立法批准两方面的历史。第四章是对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既要考虑到立法层面现状又要注意具体到实施地区的现状。只有立法现状,把握重点,才能进一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第五章是针对我国立法批准的现状分析出各个层面的问题,同样也是从两个大的方面详细闸述了每个问题。第六章继而提出了完善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建议。立足我国批准的立法和实践现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及时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我国立法批准制度需要解决的巨大难题。因此,在本文进行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研究中,笔者希望尽微薄之力提出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立法监督 立法批准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现状12-13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3-15
- 1.2.1 研究方法13-14
- 1.2.2 研究主要内容14-1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7
- 1.3.1 研究目的15-16
- 1.3.2 研究意义16-17
- 第二章 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的概述17-23
- 2.1. 立法监督的特征17-18
- 2.1.1 监督主体的特定性17-18
- 2.1.2 监督对象的法定性18
- 2.1.3 监督过程的程序性18
- 2.2 立法监督的基本方式18-23
- 2.2.1 批准19
- 2.3.2 备案19-20
- 2.3.3 审查20
- 2.3.4 裁决20-21
- 2.3.5 清理21-23
- 第三章 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基本理论23-28
- 3.1 立法批准的含义23-24
- 3.2 立法批准的类型24-25
- 3.2.1 较大的市的立法批准24-25
- 3.2.2 民族自治区的立法批准25
- 3.3 实施立法批准的原因25-28
- 3.3.1 保证立法权的适当集中26
- 3.3.2 保证自治权的正当行使26-27
- 3.3.3 保证立法批准的质量27-28
- 第四章 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现状28-37
- 4.1 立法批准制度的中央立法28-29
- 4.1.1 较大的市立法批准的中央立法规定28-29
- 4.1.2 民族自治区立法批准的中央立法规定29
- 4.2 立法批准制度的地方立法29-37
- 4.2.1 立法批准制度的地方立法概况29-30
- 4.2.2 地方立法关于批准制度的程序规定30-37
- 4.2.2.1 报批前征询意见30-31
- 4.2.2.2 报送材料31
- 4.2.2.3 报批前初步审查31-32
- 4.2.2.4 列入会议议程32-33
- 4.2.2.5 正式审查33-35
- 4.2.2.6 报清批准的期限35-37
- 第五章 我国立法批准制度存在的问题37-43
- 5.1 中央立法存在的问题37-40
- 5.1.1 未设置报批前的沟通协调机制37-38
- 5.1.2 审查原则不明确38
- 5.1.3 未规定报批后的处理结果38-39
- 5.1.4 未规定报批法规与省级政府规章相抵触的处理39
- 5.1.5 报批期限不明确39-40
- 5.2 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40-43
- 5.2.1 报批的法规条例的数量较少41
- 5.2.2 报批的法规条例的质量不高41-42
- 5.2.3 缺乏对省级人大常委立法批准权的监督42-43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建议43-50
- 6.1 中央立法的完善43-46
- 6.1.1 设置报批前的沟通协调机制43-44
- 6.1.2 明确报批的审查原则44-45
- 6.1.3 明确规定报批后的处理结果45
- 6.1.4 明确规定报批法规与省级政府规章相抵触的处理45-46
- 6.1.5 明确报批的期限46
- 6.2 地方立法的完善46-50
- 6.2.1 增加报批法规条例的数量47
- 6.2.2 提高报批法规条例的质量47-48
- 6.2.3 加强对省级人大常委会立法批准权的监督48-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力宇;熊侃;;专家参与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2 丁祖年;试论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权[J];法学评论;1990年06期
3 周永坤;法治视角下的立法法——立法法若干不足之评析[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4 季宏;;较大市法规的立法解释是否须经批准[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5 尹林;路国连;;关于立法科学性的若干思考[J];法治研究;2010年02期
6 汪全胜;试论立法的有限理性及制度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梁彦;;论法规的立法监督[J];法学研究;1993年01期
8 万其刚;关于立法监督的研究综述[J];中外法学;1997年05期
9 刘克希;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经批准[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10 徐向华;;我国地方立法及其研究十年评述[J];中国法学;198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明喜;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6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