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狱新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2:29
本文关键词:《折狱新语》研究
【摘要】:摘要:《折狱新语》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判词专集,共收判词二百一十一篇。它是明朝末年李清在宁波府推官任内审理各类民事刑事案件的结案判词,是这一阶段的地方司法实录,也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判词专集,更是研究明朝法律史的重要材料。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作者李清的生平,该书的成书背景,版本和流传情况,以及本书的内容和价值;接着阐述该书语言和内容上的特征。然后着重分析《折狱新语》中审判特点,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审判的依据,一审案件、复审案件审判结果。乃至该书中涉及到的证据的运用,审判原则与技巧。特别是《折狱新语》所见司法理念分析,重点是情理法的兼顾。最后是研究《折狱新语》的意义和影响。当然李清和该书也有局限性,比如过度重视妇女的贞洁,注重身份等级等等。《折狱新语》是研究明代法律史的一个微观角度。
【关键词】:明代 李清 《折狱新语》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言8-11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10
- 三、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10-11
- 第一章 《折狱新语》概述11-21
- 第一节 李清与《折狱新语》11-17
- 一、李清生平简介11-13
- 二、《折狱新语》成书背景13-16
- 三、《折狱新语》版本及流传16
- 四、《折狱新语》的内容和价值16-17
- 第二节 《折狱新语》的特征17-21
- 一、语言特征17-18
- 二、内容特征18-21
- 第二章 《折狱新语》中的审判特点21-34
- 第一节 明代府的审判职能21-25
- 一、府的审判职能21-23
- 二、推官的职权23-25
- 第二节 《折狱新语》审判特点分析25-34
- 一、民事案件审判依据25-26
- 二、刑事案件审判依据26-27
- 三、一审案件审判结果分析27-28
- 四、复审案件审判结果分析28-30
- 五、证据的运用30-32
- 六、审判原则与技巧32-34
- 第三章 《折狱新语》所见司法理念分析34-39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34-36
- 一、矜恤慎杀34
- 二、刑罚适中34-35
- 三、息讼与教化35-36
- 第二节 《折狱新语》中的情理法36-39
- 一、情理法概述36-37
- 二、《折狱新语》中的情理法37-39
- 第四章 《折狱新语》的意义和局限性39-42
- 第一节 《折狱新语》的意义39-40
- 第二节 《折狱新语》局限性40-42
- 一、过度重视妇女贞洁40
- 二、相信鬼神,讲究阴德40
- 三、屈从上级的批示40
- 四、注重身份等级40
- 五、文风绮丽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霍存福;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3期
3 何勤华;明清案例汇编及其时代特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3期
4 徐艳燕;;从《折狱新语》看明代法官对实体正义的追求——明代继承案件审理之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5 张步天;明代地方行政区制度[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6 田荔枝;从《折狱新语》看判决书语言风格的变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4期
7 田荔枝;从《折狱新语》中看判词语言的形象性[J];政法论丛;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656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5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