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禁锢考论
发布时间:2017-08-12 00:13
本文关键词:两汉禁锢考论
【摘要】:汉代的禁锢是一种剥夺人为官资格的强制性规定,被禁锢者终身不得为官。它发源于西周时期,形成于汉文帝时期,是汉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在汉代主要针对两种人适用:其一为因身份低贱而被禁锢的商贾赘婿;其二为因犯罪而被处罚的人(主要为官吏和士人)。这两种身份迥异的群体,因为不同的原因被禁锢,造成了禁锢性质的复杂性。本文将基于这两种不同的适用对象,对禁锢的性质及其在汉代确立的原因进行分析。此外,为展现汉代禁锢的全貌,本文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禁锢”与“锢”的概念、禁锢的特点及汉代禁锢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探讨。 本文主体论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禁锢概述”着重厘清“禁锢”与“锢”的概念和关系,分析汉代禁锢的性质,指出在禁锢商贾和赘婿的情况下,汉代的禁锢仅可视为歧视特定群体的一种政策性规定,而在禁锢犯罪之人的场合下,才可将其看成是一种附加刑。最后,通过与除名、免官的比较,简要介绍了禁锢的特点。 第二部分“两汉禁锢的形成及其原因”详细考述了禁锢从源起到确立的过程,并试图从历史背景的变化中找寻禁锢在汉代法律化的原因。 第三部分“两汉禁锢的主要内容”对汉代禁锢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期限及解除进行了论述,并主要考述了禁锢的适用范围问题。 第四部分“两汉禁锢评析”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对两汉禁锢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两汉 禁锢 为官资格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9;D922.1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CONTENTS9-11
- 引言11-14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第一章 禁锢概述14-21
- 第一节 “禁锢”与“锢”14-16
- 第二节 禁锢的性质辨析16-18
- 第三节 禁锢的特点18-21
- 第二章 两汉禁锢的形成及其原因21-28
- 第一节 禁锢的形成21-25
- 一、两汉禁锢溯源21-25
- 二、汉代禁锢的确立25
- 第二节 汉代禁锢形成的原因25-28
- 第三章 两汉禁锢的主要内容28-46
- 第一节 禁锢的效力28-31
- 第二节 禁锢的适用范围31-40
- 一、贾人赘婿31-33
- 二、因犯罪而被禁锢者33-40
- 第三节 禁锢的期限40-42
- 第四节 禁锢的解除42-46
- 一、禁锢解除的方式42-45
- 二、解除禁锢的效果45-46
- 第四章 两汉禁锢评析46-50
- 第一节 积极作用46-48
- 一、完善相关制度46
- 二、整饬吏治46-47
- 三、表征文化价值47-48
- 第二节 消极影响48-50
- 一、后期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48
- 二、人才流失与士人忠君观念的衰微48-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非非;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2 邬文玲;;赦令与汉代政治的良性运行[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3 陈松青;汉代“禁锢”说略[J];历史教学;2003年12期
4 曹旅宁;;释张家山汉简《贼律》中的“锢”[J];简牍学研究;2004年00期
5 杨联升;东汉的豪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04期
6 吕红梅;;略论秦汉时期的禁锢[J];求索;2006年09期
7 陈乃华;;秦汉官吏赃罪考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朱子彦;;论东汉党锢的缘起与党人失败原因[J];史学集刊;2012年02期
9 张保同;;略论两汉士大夫的异同[J];史学月刊;2006年09期
10 顾江龙;;两晋南北朝与隋唐官僚特权之比较——从赃罪、除免官当的视角[J];史学月刊;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658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5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