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德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对中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取得的显著成效、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美国和德国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对国内外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考察,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具体路径。
【作者单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法律制度 完善路径 美国 德国
【分类号】:D971.2;D951.6;D922.4
【正文快照】: 促进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思路,近年来生态农业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实践证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就是生态农业。然而,当前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农业法及配套法律,在保护生态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俊杰;王学真;;中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9期
2 李太平;桑闰生;马万明;;论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3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年06期
4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ntrastive Research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olicie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0期
2 谢晓英;张倩倩;;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的社区参与式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3 杨裕;赖益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轻工业;2010年09期
4 HUANG Guo-qin;ZHAO Qi-guo;GONG Shao-lin;SHI Qing-hua;;Overview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High Efficiency[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09期
5 赵飞;章家恩;;1980年以来我国农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及实践[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6 铜陵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题组;王继红;;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加强环境保护、推进铜陵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J];北方经济;2013年16期
7 金桂梅;袁锋;叶明恽;张庆;刘树芳;;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及其产业路径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8 丁刚;刘建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浅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徐洁;俞黎明;李勤;;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6期
10 吴小节;傅正红;汪秀琼;黄山;;省级行政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评价[J];城市问题;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杰;宋宝秀;吴佩林;;环渤海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2 荣洁;王腊春;冷辉;王忠;柳培文;;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3 张凯;;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法所遇到的困境——以水污染的防治为例[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成亮;;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脆弱地区城乡统筹策略研究——以会宁县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何亚闻;褚俊英;蔡德所;户超;;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科技创新与水利改革——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6 赵珍;黑妮娜;;生态文明:问题、困境与制度创新[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年
7 秦静;李瑾;张蕾;;基于系统聚类的天津生态农业分区发展研究[A];201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龚勤林;陈说;;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西部发展评论(2014)[C];2015年
9 樊万选;胡俊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及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新视域[A];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赵先贵;赵晶;李寒;;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捷;社区期权参与生态农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蒲玉琳;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D];西南大学;2013年
3 薛慧;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刘海楠;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黄辉;基于不同目标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投资方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丁雄;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7 赵好战;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张平;张掖市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延艺;我国农业环境退化: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鑫;中国县域生态农业型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郝勇强;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晓丽;定西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5 孙秀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刘钦;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显瑞;察布查尔县种羊场井灌区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宋宝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9 叶茂桂;广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效益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尹岳伟;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旭光;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1期
2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3 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4 高振宁;发展中的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5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王旭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6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7 武志杰,梁文举,李培军,李法云;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导报;2001年02期
8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9 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10 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志远;[N];光明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态农业[J];当代广西;2005年06期
2 陈华;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桂海论丛;1999年S1期
3 鞠永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J];乡音;2013年08期
4 洪飙;哈管局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引发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5 李玉宗;;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J];吉林人大;2002年03期
6 覃瑞祥;;提高科技含量 打造生态农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6期
7 崔海洋;;试论发展生态农业中思想的转变——韩国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比较[J];当代韩国;2008年04期
8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工会博览;2009年01期
9 马超;;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黄威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北方环境;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义湘;李先德;;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丽水市生态农业建设案例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文华;;中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县(村)建设[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树清;;促进生态农业战略升级,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4 王秀峰;伍国勇;;生态农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运作方式[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骆世明;;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循环效率[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侯再年;马海英;;发展生态农业的方法探讨——立足绿色环保,发展生态农业[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7 孙培良;杨士恩;衣霞;贾桂青;;聊城生态农业环境建设的问题与思考[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方达福;;创建黄石市生态农业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杨晓东;宋秋菊;;关于对我国生态农业问题的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邹隆淼;;建设生态农业 开发特色旅游[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骞;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N];农民日报;2001年
2 周;21世纪我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张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项目启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4 石俊江;寻找生态农业的“瓶颈”[N];锦州日报;2007年
5 蒋明君;生态农业是一场革命[N];人民日报;2007年
6 刘晓流 刘志广;关于建设生态农业问题的探讨[N];韶关日报;2006年
7 记者 崔振海;晋城市城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8 顾栋才;发展生态农业的三大理念[N];苏州日报;2006年
9 吴凌频;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农业[N];团结报;2007年
10 韩勋;围着生态农业的圈子转[N];西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红丽;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增周;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郑军;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杨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钦;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梁胜军;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及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邱高会;论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芳;济南市生态农业战略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祖永;生态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陈捍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场式生态农业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丽华;大连北三市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途径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车将;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比及其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聂桅;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D];青岛大学;2011年
10 杨轶;论我国生态农业及其发展对策[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6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9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