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民族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17-08-24 08:34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民族法治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 法制体系 法律纠纷 绿色化


【摘要】:"一带一路"是开放型纽带,是发展型纽带,是合作型纽带,是融合型纽带。"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区域合作、调整优化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民族地区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融入战略实施,发展和壮大经济,需要通过多元化途径,法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促进和保障手段之一。就"一带一路"沿线我国民族地区而言,法治建设相对滞后,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有关促进和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针对此类问题,可从法治保障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沿线国家法律冲突的协调解决、加强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问题、采用"绿色化"法治发展模式等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完备而系统的民族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 法制体系 法律纠纷 绿色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维护民族大团结研究”(项目编号:14ZDC02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宏观构想给古丝绸之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战略同时也给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难得的开放和发展机遇,本文就这一战略背景下民族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潇剑;;论国际强行法的定义及其识别标准[J];法学家;1996年02期

2 崔克亮;马玉荣;王艺璇;;新常态下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的协调推进——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J];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02期

3 王正伟;;切实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J];民族论坛;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吴大华;[N];光明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吴卡;;条约规则如何成为一般习惯法——以《海洋法公约》为考察重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许健;;论国际法之“人类共同利益”原则[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王国语;;论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5 邱思萍;;国际社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肖爱华;;关于《旧金山和约》的效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7 张晓声;;WTO规则的立法解释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宋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问题——以“冲鸟礁”为例[J];研究生法学;2012年01期

9 王晨歌;;GATS具体承诺表的解释方法的评析与应用——以“中美电子支付服务案”为切入点[J];研究生法学;2012年01期

10 张光;;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与投资者财产利益的平衡[J];朝阳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3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4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6 邓宁;;统一与干涉:对南奥塞梯事件的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向力;;论联合国货物运输法草案对条约冲突的应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陈远达;;我国船舶油污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10 侯中军;;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研究中的准条约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沈志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常佼;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顾绍文;1996年HNS公约的新发展及我国对该公约的应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李雪冬;中国与非洲三国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傅荣;论条约保留与中国的相关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勐;中印藏南领土争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俞佳;普遍管辖权行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胡发明;罢工权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章璇;国际贸易协定遵守的监督与评估:美国的机制与实践[D];东华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中南访问团在湖南民族地区[J];民族论坛;2003年08期

2 江民;江西发改委:坚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J];中国民族;2004年05期

3 王开琼;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J];理论与当代;2004年12期

4 朱前星;论如何构建民族地区干部道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 丛涛;;“软秩序”与“和谐”——探寻民族地区和谐法治建设的阻滞与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6 丁丽娟;;对加强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6年09期

7 朱国庆;李卫红;;试析三峡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J];理论界;2007年04期

8 崔德富;;加快民族地区科学发展 促进沿河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湖南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与四川灾区同胞真情守望掠影[J];民族论坛;2008年06期

10 陈敬会;;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基本途径思考[J];民族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启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晓鹰;郑长德;陈光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推进与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移民——以四川省民族地区为例[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彭谦;赵龙淑;陆路;;坚持“两个共同” 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吉飞;;关于民族地区农民创业的思考[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5 ;回眸 经验 展望——改革开放30年齐齐哈尔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雨海;;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盘小梅;;广东民族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明俊;;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马继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华;我国将重点扶持民族地区卫生事业[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平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邓玉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平凉日报;2008年

3 记者 周前进;我省纪念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N];四川日报;2008年

4 樊继达;“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公共产品治理的重点[N];学习时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聪;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6 记者 姜慧仁;确保民族地区同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N];平凉日报;2013年

7 记者 彭国平;解决民族地区群众“就医难”问题[N];乐山日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的步伐[N];人民日报;2014年

9 财政部部长助理 王军;切实体现对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章继刚;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应快速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永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连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8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民族地区初中普职教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高新芝;甘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唐寅;云南民族地区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焦荣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莎日娜;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丁金涛;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风险识别能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郭雨彤;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蓉;我国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现状及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0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30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