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裁判员的量刑倾向评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09:28

  本文关键词:日本裁判员的量刑倾向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裁判员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量刑 合议庭


【摘要】:作为日本司法改革三大支柱之一的裁判员制度实施已近6年。日本裁判员的量刑倾向具有幅度更宽、关注刑罚的防止再犯与教育功能、较少受检察官量刑建议的影响三个特点。裁判员在判决中之所以具有上述量刑倾向,是因为其对被害人感情、被告人信息等量刑事实的特别关注。借鉴日本裁判员制度的有益之处,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范围,改进陪审合议庭构成方式,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审理量刑事实认定问题中的作用,对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裁判员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量刑 合议庭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中日韩国民参与刑事审判比较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D931.3;DD914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在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部分中提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计划;;我国陪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J];法学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玮;黄海龙;;论被害人参与疑罪不诉程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刘威;;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4 孙晶晶;;中日陪审员制度比较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余刚;;浅析人民陪审团制度及其影响力[J];今传媒;2011年12期

6 方凡佳;;从程序价值看我国刑事诉讼中重复追诉问题[J];才智;2009年18期

7 胡之芳;唐元华;;论我国量刑证明标准的构建[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8 王迎朝;;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抉择——对“佘祥林案”和“辛普森案”的对比分析[J];沧桑;2008年06期

9 董伟华;;试析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J];沧桑;2009年02期

10 管锋;;论刑事预审在我国的构建[J];沧桑;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龚培华;秦新承;;检察环节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永杰;;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程序与社会正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3 黄琪;谢锐勤;;看得见的正义:刑事被告人知悉制度透视——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陈盎然;李琛;;并不仅仅是“接力赛”——刑事法官阅卷行为的观察、反思与展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杨凯;;三位一体:刑事审判的思维、理念与技能[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周均增;;专职或集中:法治思维中的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模式[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8 单其文;;迟来的公正也是公正——论我国刑事冤错案分类再审启动机制的建立[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贺恒;刑事诉讼告知规则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陶涛;论我国个案请示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艳霞;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与未来方向[D];湘潭大学;2009年

7 杨阳;构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余磊;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征宇;论技术性证据调查制度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吕静;我国死刑量刑程序独立性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建成;;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J];法学;2009年05期

2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记者 刘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国君;一月法制综述[J];法学天地;1999年08期

2 徐燕斌;;在法律与人情之间——许霆案的思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赵静;;美国陪审团制度与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33期

4 ;新论[J];民主与法制;2011年14期

5 叶立周 ,任广浩;略论美国陪审团审判的民主意义——兼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命运[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4期

6 宋健;;中美陪审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12期

7 胡云红;;日本裁判员法的立法过程及其实施效果评析[J];河北法学;2012年09期

8 刘慧;;英美陪审制度的生命力及原因探析——兼论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9 牛建华;刘峥;雷鸿;;德国“荣誉法官”制度评介及其思考[J];法律适用;2011年12期

10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总目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 岚;人民陪审:制度创新方能重塑辉煌[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李红海;作为司法技艺的普通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2 吴仕琴;日本裁判员制度研究及其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康涛;日本裁判员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王由酉;日本裁判员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李静静;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小也;美国陪审制度对中国的启示[D];青岛大学;2012年

7 邱滕;论我国法律文化演变中的陪审制度[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2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52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