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宋刑统之发冢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7:42

  本文关键词:宋刑统之发冢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发冢 五刑 贼盗 法律诠释学


【摘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悠悠数千年历史,其中值得我们去研究挖掘的闪光点不计其数,宋承五代之乱,其存在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有值得其浓墨重书的一面,《宋刑统》在继承《唐律疏议》基础上,更是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发冢”属于《宋刑统》卷十九“贼盗律”中的一个罪名,鲜少有学者去注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发冢”律文的结构,以及深入挖掘律文字里行间的含义所在。当然发冢律文与刑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触犯法律的囚徒与其所受之刑罚幅度在不同朝代也是有差异的。究其原因来谈,莫不是统治者的政治目的,百姓的私人恩怨,或者利益的驱使等等。研究发冢律文不应局限于律文本身,深一步来讲,中国律文中包涵的儒家文化更是值得我们挖掘研究的。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深入古人骨血之中,是引导其思、其行却又从其所想所为中体现出来的观念。
【关键词】:发冢 五刑 贼盗 法律诠释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D924.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导论7-13
  • 1 篇下详细分门7-8
  • 2 附列敕令格式8
  • 3 增创“起请”之条8
  • 4 首创综合性法规之门8-9
  • 5 刑制上有所改变9
  • 6 量刑内容的变化9
  • 7 民法条款的增多9-10
  • 8 狱制方面进一步细化10-13
  • 第一章 “发冢”律文结构13-21
  • 1.1 发冢13-15
  • 1.2 盗墓木15-17
  • 1.3 问答17-21
  • 1.3.1 定义解释法19-20
  • 1.3.2 逐条解释法20
  • 1.3.3 举例解释法20
  • 1.3.4 问答解释法20-21
  • 第二章 “发冢”律文内容21-28
  • 2.1 冢21-22
  • 2.2 发冢22-23
  • 2.3 棺椁、柩23-24
  • 2.4 流、绞、徒、杖等刑罚24-28
  • 2.4.1 绞刑24
  • 2.4.2 流刑24
  • 2.4.3 徒刑24-25
  • 2.4.4 杖刑25-28
  • 第三章 “发冢”行为所产生的原因28-33
  • 3.1 钱财的诱惑28-29
  • 3.2 政治目的29-30
  • 3.3 私人情感30
  • 3.4 风水之说30-31
  • 3.5 宋朝的特点31-33
  • 第四章 盗墓刑罚的发展及重处的原因33-40
  • 4.1 “发冢”刑罚的发展33-35
  • 4.2 重罚的原因35-40
  • 4.2.1 “贼盗”多重罚35-36
  • 4.2.2 破坏儒家传统风俗36-40
  • 第五章 律文的研究意义40-44
  • 第六章 总结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子今;;中国古代惩治盗墓行为的礼俗传统和法律制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薛菁;;封建制五刑沿革初探[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景良;;传统悠悠入梦来:中国法制史的价值、现代意义和研究方法——记我的导师张晋藩先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张林;《唐律疏议》的法律诠释学思想[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4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64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