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恶意透支情况下的保证人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7:32
本文关键词:信用卡恶意透支情况下的保证人责任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业务的发展,信用卡在我国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制度、涉及信用卡业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日益增多的信用卡担保纠纷,使很多人不敢再申领信用卡。本文将对信用卡持卡人恶意透支情况下的保证人责任进行分析,希望对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 笔者在收集案例、参阅图书和论文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信用卡保证人是否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范围进行分析。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沿着案情介绍、案情分析的思路进行。 第一部分为“案由”。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分行诉郑海雄信用卡纠纷。 第二部分为“案情简介”。本部分首先介绍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然后对案情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最后介绍法院的判决结果。 第三部分为“本案争议之焦点和双方分歧”。这部分围绕本案中各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展开,本案中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有两个。第一、在案外人吴叶丰通过欺骗手段领取信用卡,实施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原被告双方签订的信用卡保证合同效力如何?第二、原被告双方签订的信用卡保证合同是否属于最高额保证? 第四部分为“本案争议所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这部分为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信用卡恶意透支情况下的领用合约属于可撤销合同。发卡机构与保证人签订的信用卡保证合同具有最高额保证的性质。本部分首先对信用卡的基本知识、恶意透支的概念、信用卡保证进行介绍。接下来着重对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进行法理分析。从四个方面对本案争议的第一个焦点进行分析,得出信用卡领用合约属于可撤销合同的结论。从三个方面对本案争议的第二个焦点进行分析,得出信用卡保证属于最高额保证的结论。
【关键词】:信用卡 恶意透支 合同效力 保证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5;D922.281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一、 案由10
- 二、 案情介绍10-11
- 三、 本案争议之焦点和双方分歧11-13
- (一) 信用卡保证合同是否有效12
- (二) 信用卡保证合同是否属于最高额保证12-13
- 四、 本案争议所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13-27
- (一) 信用卡的性质及其功能13-15
- (二)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构成15-16
- (三) 信用卡保证合同与最高额保证16-18
- (四) 本案争议问题的法律分析18-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俐茹;论信用卡交易制度及其法律关系[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2 李邦友;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史卫进;论最高额保证[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程宏;;刑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的认定[J];学术探索;2010年02期
5 胡振玲;;受欺诈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纯金,蔡冰菲;析信用卡被冒用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从一则案例谈起[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4期
7 谢鸿飞;;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85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5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