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惩贪条文考述
本文关键词:《唐律疏议》惩贪条文考述
【摘要】:唐律是中华法系立法内容与技术的代表性成果,对唐代以后的封建王朝立法有着深远影响,是中国封建立法的最高水平,可谓中国古代封建法律的集大成者。贪污受贿犯罪作为一个古老的犯罪行为,在中国古代立法中也有诸多体现。唐律中惩治贪污腐败的制度有着很明显的代表性,其惩贪条文的设计不仅内容丰富严密,而且体现了对惩贪的实质性、根源性思考。甚至有些我们今天的惩贪制度建设总结出来的成果都早已在唐代法律中有所体现。可见,对唐律的研究和借鉴很有必要,通过对唐律惩贪条文的考察和论述,对于熟悉唐代统治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当今的惩贪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以上研究初衷的指导下,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集中介绍了唐律的历史地位和特点,以“惩贪”条文为切入点的研究缘由,以及唐律惩贪条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的创新和独特之处,以及对各种贪腐犯罪在惩治范围内的地位进行分类,从而展现当时政治的原貌。第二章对《名例律》中规定的“受财请求”贪腐行为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对《名例律》规定的“受所监临财物”犯罪进行分析,将从监临受财、出使受财、贷所监临财物、私役使所监临、监临受供馈、监临家人乞借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对唐律规定的其他贪腐行为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受旧属财物”、“挟势乞索”与“坐赃致罪”。第五章,《职制律》惩贪条文特点概述,承接前四章,对唐律惩贪条文分布最多的《职制律》进行整体分析。第六章,通过分析唐律惩贪的实践,得出唐律对当今刑法惩贪实践的警示。通过对唐律惩贪条文的具体研究和考察,可以看出,唐律所规定的不同惩贪条文各自具有特征和侧重。从立法技术、原理和法理观念上看,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封建惩贪立法的顶峰。但通过对唐律司法实践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具有完备惩贪条文的唐律,并未完全而有效的惩治贪腐,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不无关系,也为当代的惩贪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唐律 贪腐犯罪 罪刑 司法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研究缘起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1
- 第三节 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11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和理论创新11-13
- 第二章 唐律惩贪条文之一——“受财请求”13-17
- 第一节 受财与与财13-14
- 第二节 受财分求余官14
- 第三节 有事以财行求14-15
- 第四节 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15-16
- 第五节 事后受财16-17
- 第三章 唐律惩贪条文之二——“受所监临财物”17-26
- 第一节 监临受财17-18
- 第二节 出使受财18-19
- 第三节 贷所监临财物19-21
- 第四节 私役使所监临21-23
- 第五节 监临受供馈23-24
- 第六节 监临家人乞借24-26
- 第四章 唐律惩贪条文之三——“受旧属财物”、“挟势乞索”与“坐赃致罪”26-28
- 第一节 受旧属财物26
- 第二节 挟势乞索26-27
- 第三节 坐赃致罪27-28
- 第五章 《职制律》惩贪条文特点概述28-30
- 第一节 严密而细致的条文规定28
- 第二节 刑罚原则的明确性和合理性28-29
- 第三节 监督吏治以提高行政效率29-30
- 第六章 唐律惩贪的实践与警示:代结语30-33
- 第一节 唐律惩贪实践情况分析30-31
- 第二节 唐律惩贪对当代惩贪司法实践的警示31-33
- 参考文献33-35
- 后记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春;;封建伦理法的代表之作《唐律疏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盛辉辉;;《唐律疏议》中军事资产保护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3 盛辉辉;;《唐律疏议》中军事资产保护问题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肖海英;吴青山;;从《唐律疏议》看唐代法律与宗教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立民;;《唐律疏议》与犯罪学[J];犯罪研究;2012年03期
6 张中秋;;为什么说《唐律疏议》是一部优秀的法典[J];政法论坛;2013年03期
7 董兴华;;浅论《唐律疏议》中官员犯罪方面的规定[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8 付萍;;浅谈《唐律疏议》对皇权的维护[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9 崔文印;;博采众长 详而不滥——《唐律疏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10 周忠民;;浅析《唐律疏议》中的离婚规定[J];沧桑;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秀兰;党丽敏;;论原始宗教对中国法的影响——以《唐律》为研究对象[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2 冯卓慧;;从“耳后大秦珠”到《唐律疏议》——罗马法对唐代契约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3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立民;《唐律疏议》:法律与历史的结合[N];文汇报;2006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崔永东;《唐律疏议》中的司法理念[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何勤华;为保护法律文化遗产大声疾呼[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何勤华邋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为中国法律文化遗产保护大声疾呼[N];法制日报;2007年
5 骆锦勇;法官的道德坚守[N];法制日报;2014年
6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何勤华;尊老爱幼恤废怜疾:人伦思想的法律表述[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蕾;唐代文人与法律[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峰;西夏文《亥年新法·第三》译释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4 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D];河北大学;2010年
5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珍;《唐律疏议》文献学价值新探[D];安徽大学;2010年
2 张莹;《唐律疏议》“皆”、“各”字例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海云;礼与《唐律疏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玉龙;《唐律疏议》的特权法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贾文娟;思想与制度的法律书写—唐代经济类判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刘国庆;《唐律疏议》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探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梁相博;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8 李伟凯;《唐律疏议》惩贪条文考述[D];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
9 窦亚菲;论家长权力在《唐律疏议》中的体现[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张志群;《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9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5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