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进步对传统权利理论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7-09-17 08:17
本文关键词:试论信息技术进步对传统权利理论的挑战
【摘要】:传统权利理论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基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它与资产阶级在革命后掌握政权、确立民主政治的历史潮流相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改进完善自身。在各项影响因子中,对传统权利理论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新科技革命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无论国内外,在面对信息技术的冲击时,人们更多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去解释一些新的现象、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权利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部门法学领域,而对该问题的法哲学探讨还很少。或者说,学者们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视域来加以看待。 本文首先充分搜集法理学和信息科技领域资料,梳理信息技术进步的现状和传统权利理论的研究进路。之后,本文一方面基于权利结构要素,指出信息技术进步影响传统权利理论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点明权利理论在某些方面已经发生某种更新,和应当在何种价值目标的指引下发生某些更新,以回应外界技术进步的挑战和冲击。 本文将研究目光集中在权利的本体论领域,指出权利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下,无论外延抑或内涵上都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本文认为,应该在整体平衡的价值目标指引下实现对传统权利理论的建构主义诠释,同时权利理论也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人本主义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 权利理论 权利 人本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0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信息技术进步及其社会影响7-17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7-9
-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特性9-10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0-17
- 一、对时空观的影响10-12
- 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2-14
- 三、对立法制度的影响14-17
- 第二章 传统权利理论概述17-30
- 第一节 基于法学派别的权利研究17-23
- 一、价值论法学派17-20
-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20-22
- 三、社会法学派22-23
- 第二节 基于权利范畴的研究23-30
- 一、自由23-25
- 二、利益25-26
- 三、权力26-27
- 四、资格27-28
- 五、正义28-30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对权利结构要素的影响30-44
- 第一节 权利主体的更新30-34
- 一、一个新的权利主体分类30-32
- 二、主体权利意识日益丰富32-34
- 第二节 权利客体的扩张34-38
- 一、信息成为了权利的客体34-35
- 二、信息权利的概念35-36
- 三、信息权利对于传统权利理论的意义36-38
- 第三节 权利正当性的弱化38-41
- 一、权利认同危机出现38-39
- 二、权利泛化乃至异化39-41
- 第四节 权利救济方式的信息化41-44
- 一、法律适用方式信息化41-42
- 二、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兴起42-44
- 第四章 权利理论的更新和完善44-52
- 第一节 权利外延的发展44-48
- 一、纵向维度:权利客体的建设性扩大44-46
- 二、横向维度:权利适用范围的国际化46-48
- 第二节 权利内涵的反思48-52
- 一、深化利益理性,重塑价值平衡48-50
- 二、回归人本主义价值观50-52
- 第五章 结语52-53
- 注释53-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震江,,袁泳;论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机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戴锐,龚廷泰;利益理性的成长与利益主体的形态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董皓;;域名权及相关权利研究——域名的法律性质之辩[J];网络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86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6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