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赔命价”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0:17
本文关键词:藏族“赔命价”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藏族习惯法 “赔命价” 日耳曼法 “赎罪金” 制度比较 价值
【摘要】:藏族“赔命价”制度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少有的以成文法的形式颁布的习惯法制度。公元629年,在佛教与苯教的激烈斗争中,吐蕃王朝第一任赞普松赞干布和继任者们根据佛教轮回因果报应等佛学经典并以《十善法》作为相应的蓝本,确立了藏族地区第一步有关“赔命价”制度的成文法《狩猎伤人赔偿律》。不仅在藏族,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类似的制度,如彝族、景颇族,蒙古族也有“烧埋银”的类似于“赔命价”制度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人类学者以及考古学者的研究发现“赔命价”制度不仅存在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在世界许多民族中也同样存在。而古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将其称之为人命的价格,这即是外文对“赔命价”的一种表述,但西方更习惯称其为“赎罪金”。“赎罪金”制度较“赔命价”制度更早,在公元1世纪伊始,日耳曼民族就开始结成联盟,“赎罪金”习惯法由此萌芽,到公元4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日耳曼民族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日耳曼王国,而诸多王国的法典中也大量出现“赎罪金”制度的概念。 我国藏族“赔命价”制度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都是两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所采用的解决人命纠纷的机制。两者相距久远,但为何同样的采用了“以罚代刑”的赎罪习惯,具有研究价值。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三万余字,第一部分是从习惯法为切入点来做概述,包含两种制度的渊源、定义等内容。第二部分是通过对两者从文化背景、起源、社会效果以及具体制度上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两种制度的异同点。第三部分是结合两种制度的共性来对两者进行价值分析。
【关键词】:藏族习惯法 “赔命价” 日耳曼法 “赎罪金” 制度比较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4;D904.1;D9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9
- 第一章 藏族、日耳曼民族习惯法及“赔命价”、“赎罪金”制度概述9-24
- 一、 藏族习惯法定义与渊源9-11
- (一) 定义9
- (二) 渊源9-11
- 二、 藏族“赔命价”制度的定义、渊源及发展历程11-18
- (一) 定义11-12
- (二) “赔命价”习惯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12-18
- 三、 日耳曼民族与日耳曼法的渊源及特点18-21
- (一) 日耳曼民族18-19
- (二) 日耳曼法的渊源及特点19-21
- 四、 日耳曼“赎罪金”制度的定义、渊源及发展历程21-24
- (一) 定义22
- (二) 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22-24
- 第二章 “赔命价”制度与日耳曼“赎罪金”制度的比较24-32
- 一、 文化背景比较24-25
- 二、 起源比较25-26
- 三、 制度比较26-30
- (一) 禁忌26-27
- (二) 赔付方式27-28
- (三) 演进28-30
- 四、 比较结论30-32
- 第三章 “赔命价”制度与“赎罪金”制度的价值分析32-45
- 一、 两者的价值内涵32-39
- (一) 正义的内涵32-34
- (二) 荣誉的保证34-35
- (三) 安全的考量35-36
- (四) 秩序的要求36-37
- (五) 效率的提高37
- (六) 宽容的精神37-39
- 二、 在现代司法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39-42
- (一) 使刑事被害人及时获得赔偿39
- (二)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39-40
- (三) 保护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恢复双方平衡40-41
- (四) 保障生命权和限制死刑41-42
- (五)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实施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实践基础42
- 三、 启示42-45
- (一) 重视被害补偿42-43
- (二) 重视人命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曙东;日耳曼法的启示——从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说》谈起[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高仰光;;论日耳曼法中的赔命价制度[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4 陈德正;塔西佗所记日耳曼民俗的价值[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5 穆赤·云登嘉措;;藏区习惯法“回潮”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杜文忠;;“赔命价”习惯的司法价值及其与现行法律的会通[J];法学;2012年01期
7 赵丽;;日耳曼法对世界法制文明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8 南杰·隆英强;;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与伦理刑法的关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玉兰;南杰·隆英强;;藏区习惯法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冲突和融合——以藏族赔命价为例[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秀清;;论日耳曼法的属人性[J];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本文编号:868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6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