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公民教育支持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4:18

  本文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支持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公民教育 公民身份 公民教育政策


【摘要】:美国公民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较其他国家,美国公民教育探索与改革发展的时间较长,教育经验更为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美国已构建起以"国家—社会—学校—社区"为主的支持体系,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政策立法、资金资助、项目组织、学校教学和舆论引导等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美国作为西方国家实施公民教育的典型代表,其在公民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体系建设,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 公民身份 公民教育政策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1326911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3285030)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3265008)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开放基金项目(DXS20130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D64
【正文快照】: 公民教育是普遍存在于西方国家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源于资产阶级政治生活的需要,其本质是实现对民主公民身份的塑造,其根本目标是实现民主政治的稳定和长久。[1]但是,公民从来不是公民社会之树上自然长出的果实,“有效公民必须依赖严格且可行的公民教育体系,教授权利与义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仲年;赵建飞;;行走于真实和梦幻之间——好莱坞“真事电影”及其借鉴意义[J];电影新作;2006年05期

2 刘小楠;许玉镇;;美国教育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吴白乙;;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3期

4 谭玉龙;;中外志愿精神比较研究[J];传承;2010年30期

5 吕震乾;;试论民间组织与和谐社会之契合[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秦在东;;中美意识形态社会管理机制之比较[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7 徐璐;;代议与参与——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反思[J];江淮论坛;2010年01期

8 陈世柏;李云;;海外乡亲慈善事业与侨乡社区建设的契合[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9 严波;;浅析美国对阿拉伯世界公众外交之悖论[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10 胡连生;;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生态的演化及其趋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臧雷振;;社区参与实践——比较的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谢中起;刘萌萌;;以社区为基础的公益性慈善模式探究[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胡勇;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红军;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8 伍俊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周承;冷战结束前后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夏利民;论财团法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鹏;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蒋晓娟;纽约“城市更新”研究1949-197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泽淼;基金会法律制度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子扬;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内核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连方拓;论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D];山东大学;2011年

7 怀宝燕;以社会制约权力[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许晶晶;一战期间美国红十字会在欧洲的救援活动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魏珊珊;中国地方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显梅;私人基金会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丛一;;公民教育,我们的课从哪里补起[J];中国质量;2006年03期

5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6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7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完颜华;;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与前瞻——“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9 周秀红;;中外公民教育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9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69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