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抑或利益——美国宪法对商业言论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关键词:言论抑或利益——美国宪法对商业言论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宪法 言论自由 低价值言论 商业言论 绝对保护
【摘要】:在美国宪法的视域下,政治言论因其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而得到第一修正案的绝对保护。与之相比,仇恨言论、情色言论等则被视为"低价值言论"而只能受到有限的保护,商业言论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附属产物亦在此列。然而,以1960年代民权运动兴起和本世纪初保守主义回潮为背景,美国最高法院内部先后两次出现了应赋予商业言论以绝对保护的呼声。对商业言论给予绝对保护,本意是为了更加平等地保护多元的价值立场,从而促进社会公益。但是,由于商业言论与经济活动具有天然的亲缘性,金钱对言论效力的影响就很难得到有效的限制,进而加剧了价值立场的不平等。更重要的是,最高法院在自由与保守两极之间不断摇摆,司法决断逐渐侵蚀民主政治,广大美国民众日益沦为政治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美国宪法 言论自由 低价值言论 商业言论 绝对保护
【分类号】:D971.2;DD9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众所周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开宗明义地宣布了对言论自由的保护。1但对于何为“言论”、什么是“自由”以及怎样“保护”这一系列问题,自该修正案被通过至今,依然莫衷一是。在这两百多年中,尤其是自上个世纪以来,围绕该修正案的解释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复杂的案例解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前红,陈道英;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美国言论自由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2 赵娟,田雷;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3 赵娟;;商业言论自由的宪法学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臧震;;美国宪政精神下的表达自由——以焚烧国旗案为例[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5 张志伟;;关于美国司法审查正当性理论的分析与反思[J];法学论坛;2010年03期
6 田雷;;超越宪法的美国宪政史[J];社会观察;2012年04期
7 刘晖;;对美国商业言论宪法地位的探索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大学;2011年04期
8 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张红;;民事裁判中的宪法适用——从裁判法理、法释义学和法政策角度考证[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3 李红宇;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途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伟;宪法司法化问题及其现实主义观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时飞;;当代中国法学知识内在进路的缺陷与重构——黄碟案的启示之一[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6 姚明斌;;宪法司法化及其方法论之维初探——一种基于内在视角的检视[J];研究生法学;2007年06期
7 侯健;宪法变迁模式与宪政秩序的塑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田芳;;法律解释如何统一——关于司法解释权的法律统一解释功能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蔡祖国;郑友德;;不正当竞争规制与商业言论自由[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秦强;;宪法的逻辑分类与宪法发展中的释宪与修宪之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李鹏;;“宪改”争议与台湾“宪政秩序”塑造中的“国家认同”[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秀群;宪法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友清;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太宁;宪政视野下的刑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世鹏;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王彬;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维丽;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投票权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舟;论中国法官造法的实践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宋怡璇;论规制商业性言论之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吴富强;美国准征收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5 曾臻;比较广告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福广;商业广告中的言论自由权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高媛;公司商业言论的社会责任[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8 徐丽红;宪法司法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维贞;社会转型与当然中国法的合理性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魏志学;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娟,田雷;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2 赵娟;为什么言论必须自由?——手段与目的意义上的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道格拉斯·C.诺思,胡志敏;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1期
4 赵娟;;商业言论自由的宪法学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任东来;颜廷;;探究司法审查的正当性根源——美国学界几种司法审查理论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月明;;商业言论的价值定位和法律保护[J];企业经济;2006年12期
7 张千帆;;司法审查与民主——矛盾中的共生体?[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冷罗生;;论违宪审查制的理论基础[J];学习与探索;2009年03期
9 邓辉;言论自由原则在商业领域的拓展——美国商业言论原则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季卫东;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松有(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宋春雨(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远青;;美国宪法稳定性原因探微[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2 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季金华,金成富;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其法律文化意义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罗纳德·德沃金,林燕平,刘丽君;自由的法: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导言·续)[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杜明才;论美国宪法制订之政治动因[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李华,王娟娟;美国宪法中的“贸易条款”[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范立新;美国宪法涉税条款评析[J];涉外税务;2002年09期
8 曾尔恕;美国宪法对调整经济生活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9 褚乐平;《美国宪法》批准史探[J];美国研究;2003年01期
10 卢周来;也说为什么美国宪法只有“充公条款”[J];读书;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子云;;美国宪法“廉政条款”正解[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2 王刚;;早期美国宪法的历史演进与动因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李延铸;;美国宪法“贸易条款”及其州际经济的趋同[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4 董伯先;;1787年美国宪法评介[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5 曾尔恕;;美国宪法对调整经济生活的作用[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6 刘道强;;试论美国宪法的灵活性:以州际贸易条款的演变为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社记者 李卓谦 实习生 李琳;律师缔造了美国宪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宋云伟;一部研究美国宪法的力作[N];法制日报;2001年
3 宋云伟;探索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甘正气;美国宪法的国会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田雷;美国宪法民主吗?[N];南方周末;2008年
6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宪政的根本作用是防止暴政[N];华夏时报;2012年
7 古滕客;妥协的光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8 甘正气;美国宪法的总统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吴澧邋旅美学者;护权并非赋权[N];南方周末;2008年
10 吴荣鹏 黄双平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华人诉讼与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N];人民法院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永康;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源流与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鑫;法典化视野下美国宪法变迁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2 马明玉;美国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变迁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08年
3 沈娜;美国宪法稳定性的基础与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薇;1787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王辉;美国宪法中反腐败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陶钟灵;从法文化视角解读美国宪法的生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方明寨;美国宪法中的军事条款初论[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杜晓慧;美国宪法限制权力思想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甘正气;美国宪法的非司法保障制度(1788-1803年)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张栋;论清教对18世纪美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73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