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的追根溯源

发布时间:2017-09-26 14:37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的追根溯源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摘要】: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面临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何去何从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这实际上是研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移植自苏联,而苏联的犯罪构成学说深受沙俄时期学说的影响,沙俄时期的刑法理论又源自西欧国家,主要是学习了德国的相关学说。但我国学界长期存在对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理论的误解,认为其属于四要件的犯罪构成学说,而事实上特拉伊宁主张的是构成要素论,而非构成要件论。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四要件的构成理论是苏联学者的贡献,但事实上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学说,并且是对德国相关学说的改造。当前,学术界常常探讨犯罪论体系的改造问题,其中四要件与三要件学说的对立就是重要内容,将两者对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的根源认识不清,两者在历史上实际上是同源的。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俄罗斯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基金】: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青年科研创新计划专项课题“中国网络犯罪刑法评价体系的构造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RC07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51.2;D917
【正文快照】: 犯罪构成一直是刑法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主要移植于自联的相关学说,这个犯罪论体系在今天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这既有本土化的原因,也有“供体”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重点分析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过程,从而为完善我国的犯罪论体系提供一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刘杰;;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志祥;;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5 赵秉志;;论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肖渭明;论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概念[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7 薛瑞麟;;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过程、特点与评析[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8 陈兴良;;构成要件论:从贝林到特拉伊宁[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9 廖水波;李辉;;人身危险性理论探析——以假释、减刑的理论基础为视角[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10 梁绍锋;;刑法错误论的若干问题[J];研究生法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2 邬烈波;;论网络社会对犯罪的评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宏伟;邵丹;;关于保安犯罪现象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4 李晓明;;犯罪观理论的初步探究——犯罪的本源、犯罪的起源和犯罪的本质[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传伟;犯罪构成及要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常更生;论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徐萍;人身危险性在定罪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珊珊;片面共犯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子敏;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之行为探讨[D];南昌大学;2010年

8 徐贵银;持有型犯罪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吕英民;共同过失犯罪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贾宾;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勇;定罪犯罪构成与设罪犯罪构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5期

2 周玉华,秦秀春;中外犯罪构成比较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运作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潘逸;浅论犯罪构成与定罪的关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三个层面分析[J];法学;2005年05期

6 吴君霞;朱凤翔;;解读修正的犯罪构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王维;;修正的犯罪构成解析[J];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8 刘远;;犯罪构成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5期

9 张功;;刑法价值取向与犯罪构成比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张志刚;;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蕴哲;;从犯罪构成看我国刑法对竞技体育的规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赖雨亭;;论网络犯罪[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3 李惠;褚琰;;试析重婚罪的构成[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者香;徐珏;;刑法上的行为新论[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夏晓星;论犯罪构成对犯罪停止形态认定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王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构成及犯罪形态分析[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最高人民法院 陈学勇;确定量刑起点的方法[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郇习顶邋王宏;加重构成的成立不以基本构成为必要条件[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 卜云国邋涂彪 朱华;以“修正的犯罪构成”补正职务犯罪的“主犯决定说”[N];检察日报;2008年

6 王志祥;“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判定标准的合理性[N];法制日报;2004年

7 李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存在未遂形态吗[N];检察日报;2007年

8 徐建东 唐国芳;串通投标行为被揭发后   强行中标行为如何定性[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 黄太云;调整犯罪构成 规范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杨涛;赃款用途不影响犯罪构成[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王勇;犯罪构成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桂萍;定罪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刘树德;罪状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6 王志远;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前序性展开[D];吉林大学;2005年

7 朱德才;刑法理性构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唐保银;贪污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梅;论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D];四川大学;2006年

2 叶肖华;犯罪构成学说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徐大勇;犯罪构成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王太宁;犯罪构成模式论要[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传伟;犯罪构成及要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史佳鑫;犯罪构成三要件与四要件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论[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鹏;证据法范畴下的犯罪构成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李强;论犯罪构成之非结构性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严维佳;证券期货犯罪构成及立法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4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24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