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结构化视域下的能动司法与审判独立
本文关键词:双重结构化视域下的能动司法与审判独立
【摘要】:审判独立是传统法治之基石与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出现,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日趋强化,舆论监督法院、司法吸纳民意已然成为一项公共话语。于是,对于民意是否会损害审判独立问题之回答也变得更加复杂,审判独立在传统法治框架下也似乎难以获得解释与说明。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什么样的司法模式才契合行政、司法、公众等各方之公意,能动司法于是提了出来。然而,法律知识和法律教育的结构化使得法官把法律解释单纯地看作是发现法律真理的一种方法;而司法场域的权力结构关系却使法官将法律解释看作是一种策略性的机会选择。这就使能动司法加大了司法识别难度,可能对审判独立造成损害。为此,还需在能动司法模式下施以相关审判独立保障机制,以抵御政治力量或舆论媒介对审判独立的过分干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审判独立 双重结构化 能动司法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传统法治图景域下的审判独立及其反思第一,司法政治化干扰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一直以来,在我国司法审判过程中,法官很少会在判决书中进行说理或者详细解释法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官担心过多的说理会被当事人歪曲,并将其作为日后上访的依据。这种社会力量通过政治权力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康建胜;卫霞;;传统司法中的“能动”主义及其价值——以情理法为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石晶;;制度建构视域下的近代司法独立研究——基于中日近代司法独立的历史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4 李韵州;;我国司法赔偿归责原则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5 尤乐;;论东南亚七国的立法权、司法权及其与行政权之关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姜涛;;能动主义与公众参与:司法现代转型的模式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5期
7 孙笑侠;;司法的政治力学——民众、媒体、为政者、当事人与司法官的关系分析[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何军兵;胡宇峰;黄娅琴;;能动司法在农村司法困境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3 吕明;;刚性维权与动态维稳——“权利本位说”在维稳时代所遭遇的挑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葛先园;;主体间型立法的概念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彭俊;;能动检察视野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7 潘云华;;中国司法能动的规范化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8 刘练军;;比较法视野下的司法能动[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9 王杏飞;;能动司法与主动执行[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10 张新宝;;对“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全面理解[J];法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保京;张际枫;;检察官应具备必要的政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3 刘斌;;“自治”与“回应”:中国法院司法风格调整的评估与反思[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4 姜丽丽;任华;杨温蕊;;另辟蹊径:舆论与司法互动关系的完善——从失衡的信息场分析入手[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5 孙日华;;网络时代司法的选择性视界——兼论河北省的影响性诉讼[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于博;当代中国法院管理体制非行政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志国;论刑法的规范评价[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宁静波;能动司法下民事诉讼效率:时间、成本约束下的最优准确性[D];山东大学;2012年
7 毛高杰;社会资本与农村纠纷解决[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华;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政;能动司法的理论探讨与制度改革[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杰敏;功能扩展视野中的司法能动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岚;论刑事审判能动司法与检察监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丛峰;论重整程序中司法权的能动性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明全;我国基层的能动司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尚志;论能动司法的限度[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明;能动司法下的当事人辩论能力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郑娟;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制度的合理性基础及其完善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富娟;论能动司法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D];中南大学;2011年
8 安艳宾;我国法官职能的演变及其成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群;秉持一种温和的司法克制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中日两国近代法律改革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3 傅海鑫;;权利在能动司法中衡平 论非机动车过错责任之认定[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4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证伪[J];法学;2010年04期
6 吴学斌;;司法能动主义:司法实践超越法律形式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梁迎修;;寻求一种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论疑难案件中法官的司法哲学[J];河北法学;2008年02期
8 王建国;;司法能动的正当性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9 魏晓阳;;明治宪法对近代日本法律意识的突破及其局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姚琦;;近代中日两国法制现代化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四川大学教授 龙宗智;[N];南方周末;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具成;;几种“审判独立”的比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0期
2 程宗璋;关于设立法官委员会实现审判独立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01期
3 李宏;关于审判独立问题的探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袁江华,曲升霞;审判独立难以实现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5 李俊卿;论我国审判独立的实现方式[J];理论观察;2000年04期
6 王伟;审判独立与大众传媒的关系[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年02期
7 陆尔启;论审判独立的公正价值及其实现[J];政法论丛;2000年01期
8 王铁玲,陆而启;论审判独立的公正与效率价值[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生;民初大理院审判独立的制度与实践[J];政法论坛;2002年04期
10 江伟,廖永安;论审判独立的制度保障及其与审判监督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昆;;浅析制约审判独立的非理性社会舆论——从“胡斌飙车案”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米健;;论司法独立、法官独立、审判独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贺卫方;;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华;抓住审判独立这个司改突破口[N];长江日报;2013年
2 本社记者 江淼;“审判独立”再出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3 曹三明 陈海光;维护审判独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审判独立“三步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彭金冶;浅析我国审判独立的实现方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法院 刘文基;审判独立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局 特约撰稿 牛立志;坚持“审判独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胡伟;公正司法与审判独立孰轻孰重[N];法制日报;2005年
9 张 吉;审判独立:尚须制度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比学;靠什么保证审判独立[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民国时期审判独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孙良鸿;论审判独立[D];安徽大学;2006年
3 张建岳;论审判独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仲志;论审判独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陈军;当代中国舆论监督和审判独立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徐宏;法官审判独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张文举;民国初期(1912年~1927年)审判独立制度探析[D];安徽大学;2004年
8 李媛媛;审判独立的适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廖振云;从法院组织体系地方化看审判独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黄海媛;论法院内部影响审判独立之因素及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本文编号:1024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2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