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7-10-23 07:04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重构


【摘要】:陪审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在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从初具雏形到如今,也才几十年。陪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与我国的司法现状、法律文化产生了罅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司法改革的深化,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改革困境。本文以人民陪审员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解读剖析,针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现有的施行状况和我国国情,结合普通法系陪审制和大陆法系参审制的特点,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旨在通过改革进一步实现人民对司法的监督并治疗现有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沉疴痼疾。全文在上述思路的指引下,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为“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明确了陪审制度的定义,讲述了陪审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并梳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明确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民主权利和公平正义的的巨大价值。 第三章为“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提出了在现有功能设计下,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参照比较了他国陪审制度的经验。 第四章为“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在上一章节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期望进一步在宪法中明确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地位,使其成为一项公民能够真正行使的权利,同时改善陪审员的遴选过程和培训指导方式,强调了人民陪审员应当发挥的作用,并在程序上做出一系列规定保障公民权利的实施和陪审员作用的发挥。最后提出增强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在重罪审判中引入了九名人民陪审员加三名法官的大合议庭制度;第二,增强人民陪审员在非法证据排除环节的权力,且排除了上诉制度和审判委员再审程序对非法证据认定的影响。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改革道路必定任重而道远,陪审制度的突破和新生需要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努力开拓。
【关键词】: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7
  • (一) 研究意义5
  • (二) 研究现状5-6
  • (三) 研究方法6
  • (四) 创新与不足6-7
  • 一、 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7-10
  • (一) 陪审制度的起源及其在全世界的传播7-8
  • (二) 陪审制度在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8-10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10-13
  • (一) 有利于人民经济高效地行使主权10
  • (二) 有利于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10-11
  • (三) 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11-12
  • 1. 有助于保持审判组织的中立性11-12
  • 2. 有助于维护控辩双方的平等12
  • (四) 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12-13
  • 三、 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13-17
  • (一) 现有制度优势13
  • (二) 现有制度缺陷13-17
  • 1. 人民陪审员资格设置不合理14-15
  • 2. 培训方式不科学15
  • 3. 程序保障不到位15-16
  • 4. 人民陪审员专业素养的匮乏16-17
  • 四、 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17-23
  • (一) 明确人民陪审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17
  • (二) 接受陪审应当成为公民的一项权利17-18
  • (三) 重塑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18
  • 1. 扩充人民陪审员队伍18
  • 2. 合理设置人民陪审员资格18
  • 3. 缩短人民陪审员任期18
  • (四) 增设对人民陪审员的司法指导环节18-19
  • (五) 加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程序保障19-20
  • 1. 保障当事人要求人民陪审员回避的权利19
  • 2. 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影响力19-20
  • (六) 开创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全新运用20-23
  • 1. 在刑事重罪审判中引入大合议庭制度21
  • 2. 增设非法证据排除环节中人民陪审员的绝对权力21-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7
  • 致谢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延友;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以法国为考察重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2 宋英辉;刘兰秋;;日本1999至2005年刑事诉讼改革介评[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3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4 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J];法学家;1999年03期

5 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借鉴[J];法学家;2006年01期

6 何家弘;;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J];法学家;2011年06期

7 左卫民,朱桐辉;谁为主体 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法学;2002年07期

8 陈瑞华;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J];法学;2004年05期

9 周永坤;人民陪审员不宜精英化[J];法学;2005年10期

10 齐新;;人民陪审团制度刍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1082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82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