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团制度的合理价值与借鉴——从辛普森案到弗格森镇案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陪审团制度的合理价值与借鉴——从辛普森案到弗格森镇案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制度 合理价值 弗格森镇案
【摘要】:陪审团制度具有在诉讼中引入社会认同价值、推进审判中心主义、保障审判权独立行使等合理价值,这些合理价值对于我国陪审制度改革存在积极的借鉴作用。我国的陪审制度改革应当在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础上,以推进司法公正为目标,保障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和陪审权利的落实,并适当扩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制度 合理价值 弗格森镇案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一、从辛普森与弗格森镇案看陪审团2014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小镇发生了一起令人瞩目的事件。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在执勤时发现了涉嫌便利店抢劫案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于是他对布朗实施了拦截。但是布朗与他的伙伴没有理会警察的要求执意向前走,两人因此发生了争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曾晖;王筝;;困境中的陪审制度——“法院需要”笼罩下的陪审制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李瑞;;美国陪审制度的“嵌入性”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3 姚莉;;中国陪审制度的理论反思和制度重构[J];法学家;2003年06期
4 蔡琳;;人民陪审员助理角色之实证考察[J];法学;2013年08期
5 何进平;;司法潜规则: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功能的运行障碍[J];法学;2013年09期
6 叶自强;;陪审制的分权机制与证据法的发展[J];证据科学;2014年04期
7 彭小龙;;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苏与实践:1998—2010[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8 龙宗智;论我国陪审制度模式的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刘哲玮;;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J];中外法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黄健;;民事执行裁决权配置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程晓燕,华枫;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奚玮,张韬;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奚玮;黄海龙;;论被害人参与疑罪不诉程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赵新杰;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常廷彬;;试论消费者纠纷的解决方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王明文;朱强;;法的合法性问题初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饶世权;;科学布局产业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妍;;军人陪审员制度的实践现状和价值分析——多维视角检视军人陪审员的角色定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蔚;;嵌入冲突视角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基层法院的实践探微与本土化路径为研究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硕;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琪;虚假诉讼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3 徐昕,徐昀;非正式开庭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4 胡康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4年8月23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06期
5 施鹏鹏;;法国参审制:历史、制度与特色[J];东方法学;2011年02期
6 "中国陪审制度研究"课题组;;中国陪审制度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陪审工作为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柯岚;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不如"不陪而审" 对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质疑[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8 牛建华;刘峥;雷鸿;;德国“荣誉法官”制度评介及其思考[J];法律适用;2011年12期
9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10 左卫民,周云帆;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J];法学评论;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7年
2 袁定波;[N];法制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周玉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陪审员 方雷邋江西省赣县人民陪审员 邱旭东 河南省兰考县人民陪审员 薛艳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人民陪审员 姚兵 山东省五莲县人民陪审员 张玉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陈永辉;[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上海行政学院 谷宇;[N];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稳贵;关于兰州市基层人民法院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军;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人大监督[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田春华,李远华;人民陪审员制度[J];兵团建设;2005年06期
3 ;关于全省法院落实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研报告[J];山东审判;2005年03期
4 顾秀莲;积极推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J];中国人大;2005年10期
5 司英;坚定地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立法回顾[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6 安克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各级法院在行动[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7 陈建智 ,汤剑军;广州市贯彻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践[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8 熊瑛,张凤彬;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姚国艳;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吴亮;对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兼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J];经济师;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新;刘达文;娄必县;;从身份出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以某中级法院辖区陪审员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念;;在民主与实用之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志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仍需完善[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刘方勇;;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二元构造论——兼谈司法大众化与职业化的冲突与融合[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匡敬武;;浅析基层法官贯彻群众路线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机制[A];贵州法学(2014年第1期)[C];2014年
7 刘向宇;;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策;邹立言;;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小红;;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际民;;浅谈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斗斗邋丘栋辉 整理;细数人民陪审员制度近八十年风雨历程[N];法制日报;2007年
2 安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N];法制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实到位[N];黄南报;2007年
5 张云萍;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李芹;完善和发展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储白珊;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福建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羽南 通讯员 辛婕;临河法院 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9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刘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之策[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张红健 全国人大代表;解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八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2 何雪钧;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董俊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4 马箭;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5 高中毅;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6 鲁玉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实现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艳;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8 闫洪磊;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改革[D];苏州大学;2012年
9 孙永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谷玲;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3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8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