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调解的历史叙事及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司法调解的历史叙事及成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调解 司法政策 历时性 权力关系 场域
【摘要】:在中国,司法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与司法审判并存的诉讼活动。司法体制改革历程一直围绕着调解与审判在实践中的比例变动展开。司法调解的坎坷发展历经兴盛、消沉与复兴三大时期,以相关司法政策变动为外在表现形式,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以历时性视角,阐释造成司法调解几经沉浮的因素,即社会场域、司法场域、政治场域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继而揭示司法调解兴衰历程的根源在于政治场域对司法场域的支配以及政治场域、司法场域和社会场域的共谋。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如同春雨洒向中国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但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却暗含着危机。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和司法体制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革的表象之下,隐藏的却是人们在认知方式、心理空间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迪厄;强世功;;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马建华;;论我国司法调解制度的完善[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3 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李少平;郝银钟;;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07年04期
6 陈景良;;宋代“法官”、“司法”和“法理”考略——兼论宋代司法传统及其历史转型[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7 李浩;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法学评论;1996年04期
8 庞凌;司法如何介入政治[J];法学;2002年11期
9 周永坤;;中国司法概念史研究[J];法治研究;2011年04期
10 侯学勇;;司法调解中的法官修辞及其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琼;司法ADR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於恒强;陆春镁;;重构我国法院外ADR的基本思路与设想——从现实解纷的角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钱雯;;论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本体论——以《虚构与想像》为对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薛雯;;广告学教学中网络实践课程的设计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布迪厄;强世功;;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3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4 李青;中日“家事调停”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5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6 刘素英;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杨严炎;;美国司法ADR之考察[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8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9 周永坤;;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兰英;陆而启;;从技术到情感:刑民交叉案件管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郑成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记者 张景义 特约记者 王立文;[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张开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正伟;后现代法学视角下的ADR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辛国清;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严炎;司法ADR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2 蔡永彤;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薛娟;论我国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4 尹玉田;司法ADR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友;;注重司法调解 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审判;2006年09期
2 田亦川;;司法调解现状分析与出路探微[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3 陈红心;;对司法调解的理性审视[J];经济师;2009年12期
4 郑迎;;司法调解与社会和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韦倩婵;;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司法调解的法律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6 张是全;;养鱼灌溉起纠纷 司法调解化干戈[J];村委主任;2011年16期
7 李菊;;乡约民俗在司法调解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8 顾长洲;;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3年01期
9 黄茂醌;;关于基层的司法调解工作现状与完善建议分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10 ;化解矛盾的有益探索[J];中国司法;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曰东;;司法调解制度取向困境的经济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泽亮;蒋明军;;董必武司法调解辩证观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3 胡道才;魏俊哲;;调审分离的司法实践及制度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术峰;加强乡镇司法调解工作 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张玮;在创新中推进司法调解工作的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 王维永;司法调解应立足于“案结事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李勇;四川发挥司法调解主导作用推进“大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冯真德;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全部建立档案室[N];中国档案报;2001年
6 邓涛 记者 廖文凯;推进司法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N];眉山日报;2010年
7 焦永红 王永军 郭丽冰;司法调解助力和谐昌黎建设[N];秦皇岛日报;2010年
8 徐继军;司法调解理论与实务高级研讨班结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贲小青;司法调解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3年
10 徐星;冀州市人民法院司法调解工作见成效[N];衡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信良;论农村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调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晶晶;论司法调解及调解实务[D];青岛大学;2013年
3 牛博文;“支配”与“合谋”:司法调解中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 刘琦;当代司法环境下的法官角色重塑[D];苏州大学;2012年
5 许素梅;我国法官职能的定位与重塑[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宋远军;论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偏好[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邓海兵;论民事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9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14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