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官定案决策行为变异现象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8:31

  本文关键词:法官定案决策行为变异现象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裁判 定案机制 审判权运行 法官 决策行为


【摘要】:受司法组织机制、法官身份角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司法实践中法官在案件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有时会呈现出积极追求、消极让渡、随性干扰案件决策权等非常态现象,对案件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和司法公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对此,在立足于案件决策过程的基础上,需要关注法官的人性需求,从审判权运行的客观规律入手,完善定案决策机制,规范和引导法官的定案决策行为。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定案机制决定着司法内部的职权配置,是司法裁判权的核心要素。司法实践中,越来越规范的定案机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诱发一些法官非常态的、变异的决策行为倾向,影响了司法权行使的公正与高效。一、法官定案决策行为的变异现象(一)积极追求案件决策权——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玉鸿;;“人的联合”的法理疏释[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2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3 段厚省;;人民法院高度组织化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失灵[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兰荣杰;;把法官当“人”看——兼论程序失灵现象及其补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琳琦;孟醒;;明清小说与历史文献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施佳;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允熠;;人性与境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相似和相异性辨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关巍;;休谟对理性主义道德论的反驳和情感主义道德论的建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梁三利;;论法院的组织属性[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廖菲;拓慧;;北京市文明乘车监督员调查报告[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曾云莺;;耻感、耻德与公共文明的培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戴烽;;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8 杜疆;;试论归纳问题及波普尔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建伟;董文涛;王宇;;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继文;公共产品的法律调整模式选择及其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6 肖梅;民事起诉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崔国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昊欣;税务稽查效率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常海;交互设计中的控制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虎;;程序性制裁之局限性——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的分析[J];当代法学;2010年02期

2 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救济[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李琦;作为人权的联合行动权[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4 左卫民,朱桐辉;谁为主体 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法学;2002年07期

5 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学;2004年03期

6 万毅;历史与现实交困中的案件请示制度[J];法学;2005年02期

7 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8 左卫民;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9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建才;论决策行为[J];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05期

2 闵长高;;民主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J];决策探索;1993年07期

3 邓之新;聪明领导者的决策误区[J];领导科学;1994年01期

4 沈锋;如何降低决策失误的成本?[J];党的生活;2003年12期

5 陈文权;试论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实现机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胡运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提高政府决策水平[J];政策;2003年11期

7 胡曾胜;;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的现实表现、危害及原因分析[J];领导科学;2012年26期

8 王娟;;福州女性旅游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3年02期

9 卢林;;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不可兼得的[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10 彭友文;;县委书记在提高县委决策效益中应发挥的作用[J];党政干部学刊;199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林;刘媛;;中西方决策文化比较研究[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戴昌钧;刘广;;信息效用及其在决策行为中的应用[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子铭;施永裕;张金隆;刘明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高阶主管决策风格的差异:大陆与台湾之比较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宁;侯玉波;;思维方式对中国企业领导者行为与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秦玲玲;陈飞;冯廷勇;;负性反馈对决策信心调节的认知机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静;;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蕊;谢晓非;时勘;;动态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任广乾;;基于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的公司治理主体决策行为研究——一个理论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丁瑞;李钢;李同f;Friedrich M.Zimmermann;樊相宁;;西安市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芹;白学军;;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的情绪唤醒和决策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 魏文彪;决策失误的危害不可低估[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记者 韩贺彬 通讯员 王志强;安徽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3 雷新;决策应对危机 信心保证权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刘建明;对“三拍干部”实行问责是有益的尝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5 卫虎林 贺欣;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N];发展导报;2000年

6 东润;强化管理,推动改革,,规范国企决策行为[N];中国审计报;2014年

7 崔霞;公民参与成政府决策必须环节[N];深圳商报;2004年

8 晓株;株洲严格“三项制度”规范决策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9 空军后勤部机场营房部 陈定胜邋刘浩;节约呼唤科学决策[N];解放军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李承锦 记者 肖树臣;决策者要为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买单”[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宗文;组织内部员工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主动采纳的决策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程振波;基于奖励调制的决策计算神经模型[D];清华大学;2012年

4 王春超;政策约束下的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翁世华;快餐文化对内隐态度及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周丽华;影响图的扩展及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菁菁;从跨文化角度研究国企和外企内中国经理决策风格的差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刘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决策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毅;情境与反馈信息在决策行为上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笑;决策信心动态建构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钟馨;社会关系影响下民众避难决策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曹聪;决策跨期性与消费者自我控制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培培;棕地再开发中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顾冉;影响车展观众观展决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曹雯;影响参展商参展决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蒋钦;观点采择因素对儿童情感决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6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156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