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政策影响之评价指标分析
本文关键词:司法政策影响之评价指标分析
【摘要】:司法政策是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评价司法政策涉及到司法政策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以及司法政策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司法政策的稳定性、司法政策的规范性等六个指标。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协调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司法政策,应是一种规则之治。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ZD05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政策,是指公共权威为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策略。这里的公共权威,则是指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拥有权力,负有责任的政治实体。[1]司法政策,是司法领域的与司法活动有关的公共政策,一般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为实现一定的司法目的而制定的司法策略和准则。由于政策具有指导性,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祥俊;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项基本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2 宋亚辉;;公共政策如何进入裁判过程——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3 刘武俊;;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初探[J];中国司法;2012年03期
4 江必新;;正确认识司法与政治的关系[J];求是;2009年2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代郡;行政公益诉讼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陈燕锋,陈冠华;反观传统:儒家法文化之新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姚显森;;论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4 韩涛;;浅析民意与司法的平衡[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5 易顶强;艾超;;中西方宪法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比较——以近现代中国的立宪运动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程琥;;司法效果论——以社会转型期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司法功能观为视角[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唐延明;;论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杜江涌;现代民法中自然人制度的反思与重塑[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9 丁校波;;从刘涌案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J];当代法学;2008年S1期
10 陈胜强;;论能动司法的本土资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员娇;胡伟;;董必武群众路线司法观的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马晶;;商法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吴良志;;政策导向型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历史与实证——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与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之比较(1980—2011)[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何福贵;王聪;;公正如何做是好:徘徊于“两个效果”之间——以“善良的罪犯”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刘勇;崔四星;;董必武法学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以董必武法学思想中的依法办事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8 江献军;王现国;;论罪刑法定原则入宪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A];第三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6 高永平;平安村的财产继承[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易顶强;权力重置的文化内涵[D];武汉大学;2007年
9 朱德才;刑法理性构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章育良;清末诉讼文化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臻;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定位[D];苏州大学;2010年
2 苏洪财;我国法院判决依据的几个难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永伟;公共政策视阈下知识产权政策与法律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邱彤彤;人性视阈下的法官中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锦;和谐理念与诉讼问题研究(一)[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7 田丽静;法律解释中的公共政策考量[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罗芬;唐律中的法文化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启立;赌博行为非犯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吕玉红;实现以人为本的法律途径[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明圣;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孔祥俊;;论裁判的逻辑标准与政策标准——以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为例[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3 袁明圣;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4 罗格·I.鲁茨 ,刘呈芸;法律的“乌龙”:公共政策的意外后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2期
5 谢宝红;司法解释对社会转型的反映——以1994-2002年予以废止的六批司法解释为对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6 贺日开;司法解释权能的复位与宪法的实施[J];中国法学;2004年03期
7 应飞虎;;对免检制度的综合分析:坚持、放弃抑或改良?[J];中国法学;2008年03期
8 应飞虎;;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朱景文;;中国诉讼分流的数据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德斌;;论权利是法律发展的评价指标[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汤柏生;章建雷;张秀明;刘艳彬;;构建宁波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年05期
3 ;张家港市首创试行“书香城市”评价指标体系[J];共产党员;2012年21期
4 雷泓霈;;强迫读书不如培养学习性格[J];公民导刊;2007年11期
5 田琳琳;;地方法治政府评价指标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3年16期
6 李放;;江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评价指标[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02期
7 肖军勇;刘刚;蒋家杰;;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知识经济;2007年10期
8 王之云;;建设“幸福江山”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02期
9 黄庆,曹津燕,瞿卫军,刘洋,石昱,肖云鹏;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构建[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10 汤正刚;;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发展评价指标[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磊;孙文强;田永华;;能源节约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国旺;李丽;;综合占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翟印礼;周虹;;关于国家小城镇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贺;秦英祥;李升;杨淑珍;;云计算环境下服务监管角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罗正伦;;我国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雷;;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彭国华;杜七一;张莉;许凯;;湖北省跆拳道道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夏英煌;;地勘单位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明;张云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朱姣;殷小川;;国内锻炼情绪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与展望[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爱华;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评价指标[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吴申;如何确立地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吴道喜;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N];人民长江报;2007年
4 记者 郑静;我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汇报会[N];临汾日报;2007年
5 周东;新版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出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高杰;环保写入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构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夏元;生态城区评价指标出台 慢行路遮阴率要达到80%[N];重庆日报;2012年
9 亚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发布[N];人民邮电;2012年
10 谢楠;城镇化发展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卫泽;宜居生态市建设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东印;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方丽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徐茂华;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夏春艳;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友珍;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2 陈依红;中国广告创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海雨;青岛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赵睿杰;电子资源全程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启迪;安徽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乔安花;ICU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贺延国;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兆平;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9 毛文涛;黑龙江省少年投掷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评价指标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岳;中国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0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3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