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改革中的道德话语

发布时间:2017-12-02 02:19

  本文关键词:司法改革中的道德话语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改革 制度道德 社会公共道德 法律发现 法律论证


【摘要】:传统上法与道德关系的研究集中在立法领域,但随着司法视角的转换,人们发现严格的形式司法在某些道德意味浓厚的案件中步履维艰。司法改革不仅要关注司法的独立性、去行政化等方面,也要关注司法过程中的道德参与及其法律方法。道德参与司法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实质原则,即参与司法过程的道德类型必须进行严格界定,包括制度道德、社会公共道德、法官职业道德和个人良知;二是形式原则,即在司法过程的不同阶段(包括事实认定阶段、法律发现阶段、法律解释阶段、判决生成阶段、法律论证阶段),通过一定的法律方法,实现道德参与的形式化和合法化。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司法改革关乎道德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被誉为法理学中的三大难题之一,即使在法律实证主义者那里也不否认道德对法律的评价和反馈。如哈特认为:“不容争辩的是,法律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的发展,事实上既受到特定社会集团的传统道德、理想的影响,也受到一些个别人所提出的开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茂云,徐吉平;法官良知对于司法过程的意义——兼论法官良知与现代宪政体制及理念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国锋;;司法权的限度与司法能力建设[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3 宋鱼水;;论法官的选择——谈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会[J];法学家;2008年03期

4 李永红;;论法律发现与裁判方法[J];法治论坛;2007年04期

5 陈金钊;;法律渊源:司法视角的定位[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吕晓彤;;判决书中的道德话语研究[J];法律方法;2013年00期

7 焦宝乾;;衡量的难题——对几种利益衡量标准的探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秦策;夏锦文;;司法的道德性与法律方法[J];法学研究;2011年04期

9 赵方;;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兰州学刊;2009年01期

10 杜健荣;;司法的道德困境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昱春;;英雄的成功与制度的失败——《席方平》中诉讼制度的社会学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甘玲玲;;试析法治建设中的法治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马建兴;;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6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韩轶;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关系论——兼析“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曹婷婷;;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8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10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4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2 陈金钊;论审判规范[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3 易继明;论日耳曼财产法的团体主义特征[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4 炎白;真的是“司法腐败”吗?[J];比较法研究;2002年02期

5 宋大琦;从打事实到打证据到打规则[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6 周旺生;重新研究法的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7 柯岚;;法与道德的永恒难题——关于法与道德的主要法理学争论[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8 李可;;法律原则作为法律的限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刘治斌;;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及其方法论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徐钝;;论司法能动的道德风险——道德权利语境下的比较性诠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翔;[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罗润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绪新,郑学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郑晓红;制度完善和道德建设[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1期

3 贾东桥;法治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任志安;自然法:法律与道德之间[J];学习与探索;2001年04期

5 张康之;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化[J];唯实;2001年02期

6 张康之;公共行政道德化的双重向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马莉萍;道德制度的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8 杜新华;论法治政府的道德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9 肖勇;论我国反腐败的道德化倾向[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洁珍;论社会主义法治的道德化[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贻庭;;正视社会生活中“去道德化”现象[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蒋德海;;中国反腐败的道德化倾向[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挺平;;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与道德——略论道德宗教化与宗教道德化[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黄小勇;;道德化的行政及其现代影响[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书善;魏焕成;;道德的困惑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造[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张传有;;对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反思[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海默;;自由主义框架下的道德观[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9 罗建文;黎池;;政府道德基础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建军:中国正开启“社会主义道德化”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明理;泛道德化批判反思[N];北京日报;2013年

3 徐晓明;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N];光明日报;2002年

4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李晓东;先做“道德人”,后做“法律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广东省五华县人民法院 谢刘权;法律泛道德化会令人担忧[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小锡;道德风险及其规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王泽应;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道德敏感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宋君华;教育道德化还是教育法治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朱寨;重读《新时期文学与道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支玲琳;法律真的能“逼”出道德吗[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慧;法律的道德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4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满生;伦理语境下的恐怖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海松;法律与道德——西方文明视野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0年

2 石春金;论法治的道德基础[D];武汉大学;2005年

3 哈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3年

4 李培晓;慈善“泛道德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石瑛;论人肉搜索的道德和法律出路[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林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年立国;我国领导的道德化问题研究[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7年

8 曹培强;韩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贺彬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和道德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5年

10 王晶;新闻传播中的泛道德化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3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43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