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关系距离与城市居民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关系距离与城市居民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探讨纠纷当事人的关系距离对其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影响。定量研究表明,传统乡土社会"差序格局"对纠纷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仍然存在影响。但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城市居民的关系格局介于"差序格局"与"自我中心网络"之间,由此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与传统乡土社会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除了关系距离之外,纠纷类型(包括关涉生存利益的纠纷与不关涉生存利益的纠纷)也会影响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基于定量研究的结果,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尽力促使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充分发挥社会型救济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公力救济尤其是司法救济。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C912;D926
【正文快照】: 自近代以来,法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试图使法律或法学纯粹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在完善法律制度自身体系、建构独立的法学学科方面不无意义。但是,它忽视了外在因素对法律的影响以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效果。事实上,法律总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柏峰;;暴力与屈辱:陈村的纠纷解决[J];法律和社会科学;2006年00期
2 任敏;;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郭星华;刘正强;;初级关系变迁与民间纠纷解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J];开放时代;2007年04期
5 廉如鉴;;“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J];开放时代;2010年07期
6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7 陈秀萍;诉讼、人情与法治——现代法治视野中的诉讼人情化现象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李庆真;乡村情缘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效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何宏光;李远行;;中国社会语境下关系网的发生、运作和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景信;;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弱化分析及其现实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甘超英;;“三农”问题的若干宪法观察与思考[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谷升;;浅析民事执行程序中的自助行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9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徐健;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文斌;律师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t,
本文编号:1309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30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