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司法公信力脉象与维护
本文选题:司法公信力 切入点:法官群体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转型期,司法遭遇公信力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社会控制手段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分析中国司法面临的特定社会环境后发现,人际信任缺乏、法院独立审判权根基不牢,法官群体社会认同度不高,司法公开透明不足以及公众法律信仰缺失是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维护司法公信力是个系统工程,亟需在提升全民法律信仰,建立体现依法治国本质要求的体制,加强司法公开,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和公正、高效地办好每一个案件等方面持续努力。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justice encountered a crisis of credibility, which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chain reactions,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failure of the means of social control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analyzing the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 facing the Chinese judiciary, it was found that interpersonal trust was lack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jurisdiction of the court is not firm, the social identity of the judges is not high, the judicial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and the lack of public legal belief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Maintaining the judicial credibilit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legal belief of the whole people, to establish a system that embodi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to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opennes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justice of judges, and to run each cas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四川大学教授 龙宗智;[N];南方周末;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方潇;;法律与信仰:天学视野的古今之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应征;刘国媛;;略论司法公信力之构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赵建华;谭红;;论司法公信力的属性[J];法律适用;2006年12期
3 于慎鸿;;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闫晨;;法治理念下司法公信力的提升[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5 胡旭东;;人民法院提振司法公信力四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3期
6 王学成;;论良好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王学成;;论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J];河北法学;2010年02期
8 张丽佳;;论法官的角色定位[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威;李少文;;从法官品质的视角看司法公信力的提升[J];知识经济;2010年11期
10 李瑶;;论中国司法公信力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有西;;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和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新茂;;浅议加强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以董必武法学思想为角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刘卫东;;试论律师的法律信仰[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吉爱红;;谈法官的职业道德[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白清;张俊者;;志恢弘而道中庸——专业与平民思维的再造之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姚知兵;;司法改革过程中法律解释的非制度性方面打入和应对[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季长龙;;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与当下价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何键;凌蔚;;从缺位、越位到就位——双重视角下合议庭负责制之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琳琳;;董必武法治思想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以司法审判的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宪铭 卢琳山;打好廉政“组合拳” 提升司法公信力[N];晋中日报;2010年
2 福建省顺昌县人民法院院长 吴小兵;司法公信力社会认知构建[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戴丽娟;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记者 李忠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记者 赵令蔚;“阳光检务”提高司法公信力[N];汕头日报;2008年
6 记者 裴聪;拉萨市中院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N];西藏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宽明;江苏法院办理建议提案着力解决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张继红;要以严格执法公正文明提高司法公信力[N];四平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曾明、陆本,
本文编号:161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1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