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审判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策
本文选题:司法机构 切入点:媒介 出处:《青年记者》2012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媒介审判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1.媒介审判可能影响司法审判,司法活动的威严受到影响,司法机构威信降低。由于公众和司法机构两者对案件所掌握信息不对称,大众媒体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告知公众案件信息的中介者。因而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司法的审判。如果媒介的负面影响成为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司法活动的威严就会受到影响,司法机构的威信就会降低。
[Abstract]:It may influence the media trial on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e 1. media trial may affect the judicial trial and judicial activities of the majesty of affected, the judiciary authority reduced. Because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judiciary to master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of the case, the mass media naturally became a informed public case information intermediary and media reporting on the case. Will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the judicial trial. I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media to become a normal, so the majesty of the judicial activities will be affected, the judiciary authority will be reduced.
【作者单位】: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
【分类号】:G206;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松聚;;对我国媒介审判理性制衡的思考[J];声屏世界;2008年01期
2 于明;WTO与中国司法审判研究新动向──“WTO与司法机构”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J];法律适用;2000年08期
3 梁碧波;;对媒介与司法之间关系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哲平;传媒监督司法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新闻界;2005年03期
5 高遥生;;论司法审判的使命[J];法制资讯;2008年10期
6 蔡永彤;;刑事司法审判中的民意渗透及限制略论[J];法治论坛;2010年02期
7 赵树旺;;社会危机事件的媒介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0年19期
8 纪楠;;重新审视司法审判与舆论监督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2010年02期
9 潘星容;尹宁;;论中国视阈下司法与传媒的辩证关系[J];行政与法;2011年04期
10 张文勇;;传统和谐思想与中国古代司法[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连福;高楠;赵梦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股票回购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刘华涛;;论公众知情权与政府规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廖文梅;彭泰中;;信息的不对称与农产品初级市场交易风险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秋菊;;企业员工招聘的风险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红林;;以司法理性化解强势媒体对司法独立的不利影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汪洋;左慧;;高速公路企业剩余权配置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8 吉翔;周建涛;;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9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10 岳中刚;;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蒋惠岭;自然时差的启示[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石门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设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审判工作[N];常德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顾奇志;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实现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周凯;肖扬:必须处理好司法审判与传媒关系[N];中华新闻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刚;司法审判列出保险业“易错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储皖中 施怀基;评选14件典型案例指导办案[N];法制日报;2009年
7 记者 林晔晗 通讯员 卢玉超;坚持正确方向 服务司法审判[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群宗 通讯员 朱新忠;推动司法审判工作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N];拉萨晚报;2010年
9 江必新 作者系重庆市政法委副书记;加入WTO与司法审判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记者 时伟;市领导到两区法院调研[N];莱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3 曾鸿志;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程睿;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翔;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非对称信息及互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孙小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与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陈欣;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胡海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勇洪;中国民营银行公众信任风险成因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袁明航;反保险欺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牛凤梅;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契约[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剑;关系型借贷、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李雯;关于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王守智;信息不对称与乡村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燕鸣;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D];厦门大学;2009年
8 莫万贵;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孟岩;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16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1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