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事抗诉制度的优化发展
本文选题:民事抗诉 切入点:抗诉事由 出处:《人民检察》2013年08期
【摘要】:修改后民诉法对民事抗诉制度进行了修改,当前需要尽快完善抗诉办案规则。建议完善抗诉事由设置、强化调查取证手段,实现抗诉案件原则上由受诉法院提审。同时确立检察官办案回避、妥善处理抗诉与再审建议关系、探索化解调卷难题、强调抗诉案件再审裁判的送达义务等配套规则。
[Abstract]:The civil protest system has been modified by the civil suit law, and the rules of civil protest should be improved as soon as possible.It is suggested to perfect the setting of the cause of protest, strengthen the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of evidence, and realize the arraignment of the protest case in principle.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procurator's case avoidance,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st and retrial suggestion, explore and re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retrial, and emphasize the service obligation of the retrial judge in the protest case.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5.1;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浩;;民事再审程序的修订:问题与探索——兼评《修正案(草案)》对再审程序的修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李浩;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信会;;民事再审事由修改的理念及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2 郑倩;;民事再审程序修改如何体现程序正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娟;;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争执与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罗飞云;;民事再审新证据的认定与运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毛婵婵;;对我国民事抗诉事由的理性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6 林蕾;;民事再审程序的修订:进步与挑战并存[J];福建法学;2008年02期
7 包剑辉,王锦熙;民事抗诉案件中检法关系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沈红,干朝端;关于民事抗诉权问题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0年07期
9 齐树洁;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10 齐树洁;;再审程序的完善与既判力之维护[J];法学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宝富;张敏;蔡永彤;;现状重估·存在价值·制度强化——新民诉法后时代民事检察监督再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魏文超;民事立案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胡军辉;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程林;民事速裁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刘小飞;论民事再审之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晓;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娜;民事再审事由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夏阳;民事诉讼再审事由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妙玲;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饶峗;论民事再审事由[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万利剑;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王攀;民事再审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武召弟;论民事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云宏君;我国民事抗诉事由及相关机制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学雷;论民事上诉制度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景汉朝,卢子娟;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功杰;;民事抗诉调查权研究[J];人民检察;2009年18期
2 邢益顺;刍议民事申诉案件的调查取证[J];检察实践;2000年03期
3 刘学在;;民事抗诉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完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岩;;论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从比较外国法律角度来看[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5 林萍;民事抗诉若干问题[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6 樊文光;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方式[J];人民检察;1997年03期
7 刘磊;梁亚莉;贾银辉;;关于民事检察监督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8 王朝辉;;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冲突与改造[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9 诸春燕;;办理民事抗诉案件调查取证问题探研[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孙运波;;调查取证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的利弊及完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应征;刘国媛;;论我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平志;检察机关不应额外调查取证[N];检察日报;2003年
2 侯顺利;修改民诉法若干条款的建议[N];法制日报;2002年
3 记者 郑赫南;民诉法修正案拟从三方面强化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11年
4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汤维建;民诉法修改中检察监督权的完善[N];检察日报;2011年
5 余增明邋周伟;运用自如源自未雨绸缪[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记者 刘伟;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言木;民诉法修改冲刺 检察机关有望担公益诉讼之责[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沈义 通讯员 渝见轩;神秘ID“重庆检察”走红网络[N];检察日报;2010年
9 李玉涛;绩效考核激发工作潜力[N];无锡日报;2009年
10 卢国平;民诉法第七十九条应予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丽云;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颖;论民事抗诉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杨楠;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瑞华;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6 董芳菲;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2年
7 黄旋;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立法解读[D];湖南大学;2012年
8 赵瑞玲;民事抗诉制度良善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田鹤城;论民事抗诉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李岩;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6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9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