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式能动司法的关键拼图——以云南祥云巡回法庭“便民司法经验”为中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9 22:41

  本文选题:中国式能动司法 切入点:祥云便民司法经验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1期


【摘要】:中国式能动司法发展已有多样的的实践形态。云南祥云'便民司法经验'代表的乡土巡回司法活动,因司法机关主动承担当事人部分诉讼成本的转移、质朴本色的人民司法群众路线工作理念和方式、司法权外的权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投入等制度特性而区别于普通庭审。乡土巡回司法制度兴起和发展,对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战略需要,继承红色司法内在精神、适应乡土社会法律生活职权主义审判模式偏好、有效融和政务型司法法律文化传统、展示中国当代司法制度既有政治优势、助力乡土社会权力体系重建,从而在个案实效外产生政治溢出效应,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是中国式能动司法的关键拼图。
[Abstract]:Chinese active judicial development has a variety of practical forms.The local itinerant judicial activities represented by Xiangyun's "convenient judicial experience" in Yunnan Province, because the judicial organ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bear the transfer of part of the litigant's litigation costs, and the simple and plain idea and method of the people's judicial mass line work,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outside judicial power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trials.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itinerant judicial system, connecting with the strategic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untry ruled by law, inheriting the inherent spirit of red justice, adapting to the preference of the judicial mode of the power doctrine in the legal life of the local society,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the judicial and legal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will be effective.It shows that China's contemporary judicial system has not only political advantages, but also helps to rebuild the local social power system, thus producing a political spillover effect outside the actual results of individual cases, thus enhancing the judicial credibility and the peopl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It is the key jigsaw puzzle of Chinese active justice.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乡土司法研究(15BFX015)” 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项目“西部民族法治发展与创新研究”(15TD0049)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14CXTD01)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6XWD-S03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刘作翔;;司法和谐:目的还是手段?[J];人民司法;2007年09期

3 许可;;大众司法、司法民主与司法正当性重建[J];理论观察;2009年05期

4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侯佳媛;;媒体与司法的冲突形成及解决之道[J];今传媒;2010年01期

6 周峗;;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能动主义[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7 刘孔中;王红霞;;台湾地区司法改革60年:司法独立的实践与挑战[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8 高晶;袁俪荣;;“能动司法”研究发展轨迹分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周峗;;让舆论按照司法逻辑“出牌”[J];青年记者;2011年31期

10 刘武俊;;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初探[J];中国司法;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素玲;;董必武司法观论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书琴;郭平珍;;坚持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赵旭忠;司法良知:构筑司法公正的灵魂和根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游伟;期待“两会”中司法议题的真知灼见[N];法制日报;2010年

3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翔;司法与学术的对话[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朱明 郭富民;让司法数据活起来[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孙启福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贯彻群众路线 践行司法为民[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林航宇;“司法公关”不值得提倡[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庆飞;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N];长白山日报;2008年

8 戴丽娟 翟敏;深入持久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徐双桂 河南省长葛县人民法院 葛梅安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夏燕;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工作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路平;司法失信的救赎与“能动司法”的限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文;司法假定及其检验[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5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静;关于加快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3 许杰;论能动司法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振华;能动司法的反思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龙春霞;压力下的独立—民意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闫更宁;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朱婧瑶;论刑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万道伟;我国能动司法政策在实践中的运行与规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部囡;司法改革“去地方化”法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金亮亮;《明清公牍秘本五种》中的司法理念与审判技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8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28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