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庭法官角色思考
本文选题:少年法庭 + 司法公正 ; 参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6期
【摘要】:本文从具体的审判实践对少年庭法官的角色进行分析。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上与成年人不同,少年庭法官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要实现青少年利益的最大保护,既要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又要实现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这就使得少年庭的法官同时承担多重角色。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juvenile court judge from the concrete trial practice. Because the teenag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adult in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life experiences, the juvenile court judges, in the face of such a special group, should ensure the maximum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young people while guaranteeing judicial justice and maintaining the rank of the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 legal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of the trial, and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change and save the juvenile delinquent, which makes the judges of the juvenile court take multiple roles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1重大研究课题《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龙,刘连泰;论中国语境下法官职业化的几个基本维度[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2 宋莹;;少年审判:和谐社会思想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实践典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6期
3 秦策;法官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对司法不公现象的理性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谭兵,王志胜;论法官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兼谈中国法官队伍的现代化问题[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5 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兴元;;法律思维的本体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罗本琦;实现司法公正的条件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石茂生;赵世峰;;正当法律程序视角下的法官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秦策;司法客观性的理论构建[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6 康宁;;英国法官制度及其启示——关于法官职业化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烈琦;;启蒙、论证还是商谈?——也谈中国法学家与公众之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王晓;;法官职业化背离民主之倾向及其合理调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宫 澎;法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10 冯军;;刑事判决合法性评价的基本范畴探讨[J];东方法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林文琴;;环境法庭设置可行性和必要性初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纪伟;;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5 宫澎;;对法院改革背景下法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张金锁;田丰;;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的职业互动机制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江;公共利益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昌林;论刑事裁判权的归属[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孙发;司法权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志华;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宋衍涛;民主条件下的政治冲突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3 丁莉;试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姜文;论环境民事诉讼的专门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路留超;模范法官评选和法官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双近;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博思;法律与专业技术规范[D];吉林大学;2011年
8 许兰库;侵权损害分配中的利益衡量运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婉婕;论我国环境法庭的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娄智文;死刑案件证据审查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2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3 赵钢;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4 贺卫方;;培养高素质的法律家——日本司法研修所访问记[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5年02期
5 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6 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冯哲;;法官角色的理性化分析与诠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裴维奇,黄道诚;坚持综合施教,全力推进“保护明天工程”[J];河北法学;1997年01期
3 于兵;;贪婪的网络少年骗子[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12期
4 郭浩善;;少年法庭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学家;1996年05期
5 李敏;;少年审判:一片希望的沃土——少年法庭二十载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审判;2007年02期
6 王胜俊;;致全国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的信(节选)[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6期
7 蒋继业;冯连庆;王佳;;春风化雨护新苗——常州法院创新创优少年审判护苗工程[J];中国审判;2009年06期
8 刘玉青;试论我院少年法庭社会服务令[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4期
9 罗东升;李冬斌;;少年法庭走进校园[J];人生十六七;2006年01期
10 郭翔;美、英、德少年司法制度概述[J];政法论坛;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君;张庆伟;;试论司法公正的隐患——地方保护主义[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刘小平;;司法公正的前提及实现途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郭长铭;;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体制维护司法公正[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查恩学;薛珊;;推进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关系探索[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张世国;;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郑绣程;胡瑞琳;;落实错案追究制 促进司法公正[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开展个案监督 维护司法公正[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肖永年;;在“全省严格执法与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9 刘春辉;;维护司法公正与深层审判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10 张宗平;;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枫;少年法庭:迷途良好的新生站[N];通辽日报;2006年
2 鲍雷邋通讯员 赵岩 宋莹;北京法院少年法庭成立20年成绩斐然[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王焕平;我国少年法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03年
4 郁芬;推进少年法庭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N];新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邱新华;尽责力救病枯花[N];德州日报;2010年
6 袁定波;少年法庭创出四项经验[N];法制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阎志江;少年审判庭多了个“考察官”[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安克明;少年审判亮点频闪[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岳君 本报实习生 王逸菲;太原少年法庭庭审引入品格证据[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游春亮;全国已设少年法庭2420个[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志鹏;司法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7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燕;清代审判纠错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洁萍;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D];暨南大学;2003年
3 刘晓;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之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汤烈琴;论司法公正[D];四川大学;2005年
5 方红森;涉案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传播机制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邓亚华;论判决推理的含义及模式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冕武;论司法公正的隐性危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方翔;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杨森;清代州县官的多重责任及其对地方司法之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吴传珍;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7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277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