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审判公开的理性审视和策略实现
本文选题:审判公开制度 + 当事人 ; 参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8期
【摘要】:正一、深化审判公开的视角切入审判公开在历次司法改革中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被一再强调。仅就制度层面而言,经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已形成了审判公开在原则、意义、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基本框架。但制度的实施状况还不够理想,"纸面上法律"所遭遇的"实施困境"似乎在不停地演示和印证着"尺蠖效应",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审判公开不需加强,依法就够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审判公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并非仅仅是"些微困难",而是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以往对审判公开制度所作
[Abstract]:First, the angle of view of deepening trial openness has been emphasized time and again as the focus of judicial reform. As far as the system is concerned, a series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normative documents publish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ve gradually perfected, which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basic framework of trial openness in the aspects of principle, meaning, content, method, carrier and so on.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not good enoug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dilemma" encountered by the "law on paper" seems to be constantly demonstrating and confirming the "geometrid effect", so that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rial publicity does not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but the law is sufficient". To some extent,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open trial system is not only faced with "minor difficulties" in judicial practice, but there are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 Public trial system in the past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民二庭;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审判公开制度改革报告[J];人民司法;2007年21期
2 刘峥;蒋飞;;审判公开制度施行情况的实证调查与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03期
3 王霞;;论审判公开与人民法院审判机制改革[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吴贝威;;加强审判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J];传承;2010年15期
5 李玲;;浅谈审判公开制度[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行星;;审判旁听制度及其完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路易;;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制度的重大进展[J];人权;2007年05期
8 高小纺;黄莹;;我国公开审判制度的新发展与再完善——重点以《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分析对象[J];理论界;2008年06期
9 张宇飞;;论审判公开的理论基础[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李振斌;;论审判公开——以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道才;魏俊哲;;论我国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从董必武“公开审判重心论”出发[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顾联璜;;WTO透明度原则与我国审判公开制度[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3 史小红;;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际民;;浅谈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胡爱华;;家庭教育方法的改变是转变学生个人行为偏差的有效途径——从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辅导实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梁凯军;;试论在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基础上实行简便审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乔聚祥;岳新民;;指骨骨折误鉴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兵;徐红平;崔建华;;谈心理测试的质量控制附35例报告[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晓敏;市法院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制度[N];蚌埠日报;2009年
2 研究室;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制度[N];蚌埠日报;2010年
3 ;构建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钱文淑 弥勇 叶竹;双塔区法院强化执法工作[N];朝阳日报;2009年
5 程颖;北京案件审判信息“一网打尽”[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罗晓敏;蚌埠中院敞开大门接受监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芈振环;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N];蚌埠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谭燕 马晓光;石门法院司法状况考评全市第一[N];常德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忠好;实现“三保”目标法院功不可没[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韩红俊;释明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鲁哈达;律师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叶斌;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盛U,
本文编号:182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29574.html

